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世界经济乱局:何去何从的中国经济[上]—2001年(2)

2014-04-12 01:07
导读:3、日本经济:当日本的经济巨头把中国的大葱和大蒜视为生死攸关的挑战时,我们真的为日本经济担忧了!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容不得矫饰,对其无


3、日本经济:当日本的经济巨头把中国的大葱和大蒜视为生死攸关的挑战时,我们真的为日本经济担忧了!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容不得矫饰,对其无非有三种态度,一是“驾驭市场”,即政府以为自己可以俯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通过所谓“强政府”的“产业政策”来超越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二是“增强市场”,即政府以为市场是某种外在变量,可以通过关系型融资等奇思妙想来使得“市场机制”更锐利;三是“紧随市场”,即政府承认自己经济干预能力的有限性,只是遵从市场信号尽量弥补市场失灵的缺陷。迄今为止,试图驾驭和增强市场的国家毫无例外地已在承受市场的严厉惩罚,其中尤以日本为甚,财政已经扩张至极至;而货币则更曾达“零利率”的尴尬,但日本经济硬是毫无反映,财政货币双失灵。日本自从小泉政权亮相以来,已经坦言将在未来3-5年内不看重GDP增长指标,而全力重构日本经济,但至今则仍为“景气优先”还是“结构优先”在吵闹不休。对于日本经济,我们已经陷入了深深的误区:也许我们并不能用80年代初如日中天的日本经济来衡量现在的日本经济,否则我们将以为其经济永远处于衰退之中;如同我们不能用历史新高的股市综合指数来衡量股市,否则我们将总以为现在的股市在漫漫熊市中,日本经济仅仅是洗去了铅华的常态,并且难以再回复到光彩照人的韶华之中。

4、亚洲经济:曾经梦想的“21世纪是亚洲世纪”已经遥不可及,谁来领导亚洲?面对已经整合的欧盟,以及正在整合的美洲经济,亚洲经济滑落到分崩离析之中。《圣地亚哥宣言》和《行动计划》显示出目前的大势是:2005年1月1号作为谈判达成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协定的最后期限,并在2005年年底前由各国审议通过,正式生效。这样,美洲自由贸易区FTAA包括北美、南美以及加勒比海地区的34个国家,涵盖8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如此欧盟、美洲自由贸易区和APEC三大区域性组织构成全球贸易和投资基本架构的格局将基本确立。可以预期的是,美国自身的政治经济的困扰、对拉美后院的传统重视、以及对APEC非制度化的清谈而不务实的失望,必然使其对充当整合亚洲经济的热情多少有些冷却,而产生新一波的面向美洲内部的贸易转移和投资转移,即美国在选择贸易和投资伙伴时,会将美洲国家置于更优先的地步,对东亚国家显然意味着某种程度的“挤出”。由于亚洲经济一体化明显滞后于欧盟和美洲,并且美、日、中等大国对机制化的亚洲经济合作态度暧昧,利益纷争。亚洲经济,因为缺乏清晰可信的领导者,无人填补美国因启动FTAA而对APEC丧失的热情和形成的真空;无人勇于改进APEC的清谈和制度建设迟缓。亚洲似乎仍是半个世纪前,邱吉尔曾经说的那样:亚洲?那只是个地理概念!似乎谁都没有看到一个社会经济生活和谐的亚洲。世界看到的,已是更为分崩离析、而不是更为整合的亚洲经济。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5、世界经济:是滞胀?是衰退?还是急剧失速?对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大致有三种判断,一是从高速增长意外地突然失速(sudden slowdown);二是已经陷入到经济衰退中 (recession)甚至是大萧条又回来了;三是我们重新回到了20世纪70年代全球性的经济癌症-----滞胀(stagflation)中。在尽可能理性和冷静之后,我们认为世界经济在急剧失速之中,至于衰退则是目前仍是可能性尚非普遍的现实性;而滞胀,则多少还有些遥远。下表显示出世界经济增长的确有明显的放缓迹象。

表1、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变动(单位:%)
时间/GDP%
美国 欧盟 德国 法国 英国 日本 中国
2001.
(1-3) 1.3 2.0 1.5 2.0 1.7 -0.8 8.1
2001 1.6 2.2 1.6 2.4 2.2 0.5 7.3
2002 2.9 2.5 2.3 2.5 2.7 1.3 7.5

资料来源:《The Economist》2001-05-21.

至于世界性经济衰退,至今仍然只是有待证实的预言。30岁以上的人们对经济衰退印象最深的就是“牛奶倒进海里”的画面,那是从马列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以及政治经济学教师的讲解中得来的刻骨印象。如果21世纪初衰退重演,则也许天之骄子式的硅片亦将弃于山谷,类似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产品过剩、需求不足情形将重现于整个世界,并成为中长期全球经济的大敌!经济衰退在若隐若现之际,通货膨胀的威胁已悄然降临。2001年5月,G7的通胀率已从1999年初的1%上升至2.8%,这是8年来的最高水平。其中美国通胀率从1999年的1.6%上升到2001年5月的3.6%,欧元区国家通胀率从0.8%上升至3.4%。这使人们不能不警惕世界经济重蹈20世纪70年代的覆辙。我们尚可幸运的是:西方国家通货膨胀的上升很大程度上是受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扣除能源、食品价格因素后的核心通胀,在美国为2.5%,在欧元为2.1%,日本尚在通货紧缩之中。世界经济的大乱局,是新经济光环不再带来的全球性振荡;是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导致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危机的阴影再度聚拢;是亚洲经济再度边缘化的威胁。此际中国经济往何处去?
上一篇: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储蓄率研究的最新动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