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文化旅游资源与成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3)

2014-06-23 01:10
导读:随着社会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活”和“消费”对经济发展同样重要,休闲的观念也日益加强,休闲将成为一种生活的润滑剂,具有极大的牵引力。国内著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逐步认识到“生活”和“消费”对经济发展同样重要,休闲的观念也日益加强,休闲将成为一种生活的润滑剂,具有极大的牵引力。国内著名的杂志《新周刊》曾把成都评为中国第四城,其中一项重要的指标是成都人在现代文明下享受了令其他城市的人们羡慕的悠闲。成都在秦汉之际便形成了一种安于闲适享乐的生活方式,如《汉书》云:“巴蜀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蔬食果食之饶,民食稻鱼,亡凶年忧,俗不愁苦,而轻易淫佚。”从古至今,成都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丰富、物产富饶,形成了蜀人享受自然、享受人生的生活内容。成都的茶馆林立,全城各种档次的茶馆共有四千多家。有地处老街古巷青砖瓦屋的,有倚在河畔桥头百姓人家的,有藏在林间空地树荫中的,有热闹的,有安静的。从一元一碗的盖碗茶,到上百元一杯的精品茶。如成都的“顺兴老茶馆”,人们在那里可以古巷探幽、古镇采风,其茶馆更是文化品位十足。下午和晚上亭台楼阁里身着古装的演员表演的川剧、说唱、古筝、杂技等民间地方戏以及“变脸”、“吐火”、“滚灯”等绝技大受中外游客欢迎。在这里真正尝到了四川文化,感受到了成都迷人的魅力。边喝茶,边聊天,老朋友叙叙旧情,商场伙伴谈谈生意,亲朋好友围在一起搓几圈麻将。成都人的休闲生活丰富多彩,除了川茶外,还有川酒、川菜、川戏、“两蜀”(蜀锦、蜀绣)、摆龙门阵、打麻将……五花八门,令人应接不暇。成都还有许多历史纪念碑、寺庙、公园、购物中心、文艺演出中心以及咖啡屋、酒吧、迪厅及各类卡拉OK歌城等众多富有现代气息的休闲场所。
(二)加强文化旅游的规划与研究,制定旅游业总体规划.
成都应把发展文化旅游纳入旅游规划,各部门应积极配合,加强与文化部门的横向联系,开拓文化对繁荣旅游事业的各种新途径。强化文化交流,尽可能地向游客展示蜀文化的概貌和特征,丰富文化旅游的内涵,传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实现传承、保护、挖掘、开发的有机统一;培育古蜀文化、川西民俗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体系,不断提高城市品位。文化旅游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成都的府南河前期综合整治工程中我们能体会其文化功能,从河堤的栏杆到各个景区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充实了很多历史文化的内容。府南河延线的8大景点中大多都包含着成都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并保留了万福桥附近的一片原有民居以及水井坊片区,使她成为成都真正意义上的“母亲河”。这种突出文化资源的景点改造不但增添了城市活力,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品位。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三)努力提高导游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要发展文化旅游,开发者、经营者就必须具备相应的中国传统文化、蜀文化的素养。从一定意义上讲,旅游的组织者、旅游过程中的服务者实际上就是文化的传播者。文化旅游能否发展与深化,导游是关键。由于旅游吸引物的外部形态和内在意蕴是不一样的,只有旅游者在旅游过程当中是从深层次去观赏吸引物的内在美,领略它悠久的历史及灿烂的文化,而不是简单地走马观花,游山玩水,仅仅惊叹于其外表的壮观,只有旅游者是以这种旅游方法去从事旅游活动的,我们才可以说旅游者在从事文化旅游活动。优秀的导游在文化旅游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必须大力提高导游队伍的文化素养并增强其对旅游文化的宣传意识和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力度。在新线路推出之前还要对导游进行针对性培训。避免出现导游“游而不导”的现象。
(四)深入挖掘景点文化底蕴,努力提升文化品位要树立成都旅游的文化品牌,必须在现有旅游产品和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挖掘并展示其文化底蕴。成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如都江堰-青城山、武候祠、杜甫草堂等,这都是成都旅游文化产业中得天独厚的资源。除了要保护好各地文化遗址和名胜景点,加强巩固这一部分文化底蕴外,有必要作一些整合及提升,正确处理好文化资源尤其是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关系,把资源开发与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强化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突出景点文化,充分挖掘各景点的人文特点,提高景点的文化内涵,把有关各景点的历史典故、轶事、民间传说、诗词等搜集整理,让游客明白蕴藏在景观内的文化意蕴。要以市城区为重点,开发一批上规模、高品位、独具特色的文化项目。
上一篇:中国制度变迁的财政视角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