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微观税收政策对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3)
2014-07-30 01:01
导读:(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西部除了少数中心城市、地区外,总体上处于农业经济形态,在一些自然条件差的边远地区,甚至还保持着刀耕火种的原始农牧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西部除了少数中心城市、地区外,总体上处于农业经济形态,在一些自然条件差的边远地区,甚至还保持着刀耕火种的原始农牧方式,生产力水平相当低下。由于历史原因,西部地区现有的工业也多以资源初级加工形式为主。八、九十年代在发挥资源优势战略指导下,使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在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中作出过历史性的贡献。但由于其技术含量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再加上一些世界性的重要初级产品总体上供大于求,价格持续走低,严重制约了西部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科技、教育落后,人才缺乏。
西部地区劳动力多而素质低,各类教育水平均相对落后。15岁以上人口或
就业人员平均文化程度不同程度低于全国平均数;小学生年辍学率在1.5—3.0%之间,初中生辍学率在3.4—5.6%之间。与此同时,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人才外流过多,科学技术创新水平明显落后。主要靠投入实物、劳力、资源、资金进行外延扩大再生产,难以形成具有明显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即使研究出一些高科技成果,也由于受旧体制的制约,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非常慢。科技、教育、人才的弱势成为新形势下西部发展的又一制约因素。
借鉴和启示
针对西部地区和的实际,借鉴美国微观税收政策,笔者认为我国在税收政策上可给予西部地区以下几个方面的援助。
(一)降低西部地区税收负担,吸引外来资金对西部地区的投入。
1、改革所得税,适当采用累进税率。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开发中,国家先后给予了若干税收优惠政策,为东部地区创造了极为宽松的发展环境,吸引了国内外各种生产要素向东部转移,使东部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开发大西部,也可以沿用这一税收经验。但具体措施不能再对整个西部企业采用直接的减免税优惠,否则就会造成地区间税收优惠的攀比,分裂统一的税收,也易导致短期投资行为,不利于西部的长远开发和繁荣发展。为此,可借鉴美国公司所得税的做法,实行超额累进税率。一方面,由于东部地区的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的根基,不会因为实行累进税制而衰落;另一方面,西部地区在起步阶段多为中、小型企业,实行累进税制,其税负相对偏低,客观上可促进其发展。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对西部资源开发企业给予特珠的优惠待遇。在沿海和东部资源基本耗竭的状况下西部资源优势突出,成为下世纪持续发展所依赖的物质基础,可见西部自然资源的开发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借鉴美国的税收政策,对我国西部自然资源开发企业也可给予特殊的优惠待遇。但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几个:第一,自然资源的开发必须符合国家开发西部的总体规划,否则,不能享受税收优惠。第二,自然资源开发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第三,享受税收优惠的自然资源开发企业必须具有较高的水准,而不再是一些自然资源的初级加工企业。
3、延长企业所得税亏损弥补的年限,鼓励内外资金向西部投资。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纳税人在西部投资办厂,必然会承担更大的风险。为了在税收上鼓励到西部投资,可考虑凡设在我国西部的企业,其亏损弥补年限可从五年延长至八年,特别是投资于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以及从事农业开发经营的企业,可进一步延长亏损弥补的期限。
(二)调整税收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西部大开发,一方面要彻底淘汰一批自身原有落后工艺的生产能力,关闭那些浪费资源、技术落后、污染严重、质量低劣的企业,同时要坚决防止在东部受到限制、被淘汰的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简单地往西部转移。笔者建议在税收上采用以下几个政策:(1)率先在西部地区进行增值税改革试点,将现行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允许抵扣购入固定资产所含的增值税税金,以促进西部企业技术创新。(2)实施加速折旧。可借鉴美国的加速折旧政策,对我国西部企业的固定资产在折旧处理上可采取更为快速的折旧。(3)运用投资抵免政策,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凡企业以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用于国家鼓励的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的投资,可参照美国税收政策的做法,允许按其投资价值7%的1/3在应纳税款中直接扣除。(4)直接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力度;对西部企业从事与其本身业务有关的与试验费可直接作为经营费用从所得中一次扣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