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原因探讨(1)

2014-07-28 01:14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中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原因探讨(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要: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与相关国
摘要:近年来,中国加快了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与相关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经济贸易合作协定及自由贸易协定。文章从国际环境及国内因素两个角度探讨中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原因,说明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影响因素
  
  2006年,中国商务部提出将与其他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提高到国家战略的构想,2008年4月7日,新西兰政府和中国政府签署了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该协定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诸多领域,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订的第一份自由贸易协定。目前中国已与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并正在跟亚洲、大洋洲、拉美、欧洲、非洲的28个国家和地区商谈11个区域贸易安排,中国选择谈判对象的标准是:战略意义突出、经济互补性强、市场规模大或者资源丰富、推动和谐发展效果显著。
  近年来中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中态度积极,成效显著,这是中国政府审时度势,把握当前国际国内的各种影响因素的必然抉择。
  
  一、多边贸易谈判受挫、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方兴未艾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以来,多边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屡屡受挫。1999年西雅图会议无果而终,2003年坎昆会议失败。因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和中国等7个世贸组织重要成员无法就发展中国家农产品特殊保障机制等未决分歧取得一致,持续七年未果的多哈回合谈判最后以失败告终。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波折历程及多边贸易谈判的缓慢进展使许多国家对多边贸易谈判的效果感到难以希冀,转向双边或有限的多边经济一体化合作。
  《GATT1994》第24条使各国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成为合法的例外,在多边贸易谈判受挫之时,美国等几个主要经济体都将自贸区建设提高到了由国家领导人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层面。在2006年贸易政策议程中,美国将发展自由贸易区列为重点工作,一边继续推进包括南美洲各国在内的美洲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进程,一边与韩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按照美国政府的时间表,2008年美国将与东盟建立自贸区,2013年将与中东和南部非洲关税同盟建立自贸区。作为全球最成熟和最发达的市场经济,美国在区域经济合作战略方面的态度转变,对全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和示范作用。据WTO的官方统计,截至2006年3月,向世贸组织通报的区域贸易协定已达340个,截至2007年3月向世贸组织通报、仍然有效的区域贸易安排有216个。 中国大学排名
  贸易转移效果使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及地区的区域内部贸易快速增加,改变了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报告,2004年欧洲内部贸易占其对外贸易的比重就已达73.8%,而与北美洲的贸易在其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仅为9.1%;北美自由贸易区内部贸易占其外贸总额的43.5%,东盟的内部贸易比重则从1990年的18%增加至2004年的23.1%。
  要避免在世界经济及贸易的发展中被边缘化的危险,只有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并从区域经济一体化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1978年以来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年均9.6%的速度增长,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经济的增长更为强劲。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2007年中国的GDP达到33783亿美元(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及2007年底人民币与美元汇率1∶7.3计算),世界排名第四。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额首次超过2万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3位,其中出口额达12180亿美元,占世界总出口额的8.8%,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
  由于对外开放度非常高,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高于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00~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3%(《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丁一凡)。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使中国的市场吸引力和经济辐射力不断增强。
上一篇:产业集群:传媒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以湖南传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