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公共财政与财政管理的公共化论文(3)

2014-09-15 01:00
导读:公共财政是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针对政府和市场边界划分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符合的困境提出来的,正处于起步的阶段。因此,财政管理的公共化也只

公共财政是在体制转轨的过程中,针对政府和市场边界划分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符合的困境提出来的,正处于起步的阶段。因此,财政管理的公共化也只是未来财政改革的方向。从中国改革的方向来看,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主流,因此,要求政府更多地执行社会管理者的职能是必然的趋势,相应地政府应该较少地扮演资产所有者的角色。这是资源配置合理化和社会福利提升的要求。由于国有经济固有的预算软约束,难以解决效率,而且由于政府借助权力将过多的资源用于国有经济,在此过程中社会财富向少数利益集团集中,造成社会分配的不公。这种局面的形成,直接造成了财政的潜在财政危机(魏凤春2002)。而在中国经济持续的背后,则是非国有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宪法也一再肯定了这种多元所有制。公共财政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市场经济以私有产权为基础。通过降低公有经济的成份,可以更好满足这种要求。只有产权实化了,纳税人的民主意识才会真正体现出来,民主财政才会有基础。
从中国制度变迁的实践来看,私有产权越明晰,财政管理越公共化。在中国广大的实行的是村民自治,根据村民自治管理条例,实行村民直接选举。实行比较好的村庄,在村民委员会与广大村民之间形成了一个基本的委托代理关系。根据村民的要求,村委向村民提供适用于村庄范围内的公共产品,村民基本上按照受益大小交费,并受村民议事会的监督。这里基本上形成了一个财政管理公共化的框架。构成公共财政的要素基本具备。
从某种意义讲,乡村财政的模式是中国公共财政的起源。为什么公共财政首先在中国农村而不是在城镇出现?关键在于中国土地制度的变迁,使得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永久使用权。在一定程度上,使用权比所有权更重要(张五常2000)。三十年不变的承包期,使得公有土地所有权实化为土地使用权,农村基本完成了产权私有的过程。正在这样的基础上,农民才愿意去表达自己的偏好。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因此在中国实行公共财政,推行财政管理公共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加快产权私有的进程。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内,公有经济仍然会占有重要的比重。因此,公共财政抑或财政管理的公共化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个比较好的思路可以加快这一进程,比如出售部分国有资产。

四、财政管理公共化的技术改进
在产权多元化约束下尽可能地实现财政管理的公共化,可以国外成熟的经验,对当前的财政管理实行技术改进。
一、取消政府的征税权。在委托代理的框架内,政府只有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的法令,它本身不应该拥有征税权。在中国,政府拥有极高的征税权,突出的表现是税收体系中过多的暂行条件而少成文的税法。另外,政府往往借用征税权将本来为税的收入转化为费,并转化为集团的利益。这是当前税费改革难度极大、公共收入混乱的重要原因。取消政府的收税权,使“红头文件”的效力低于人民代表大会的法令,可望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难题。这一举措可以达到“以立法机关为轴心协调财政事务的各种利益和矛盾”的要求。
二、修改《预算法》,变更预算原则与预算年度。
1995年1月1日实施的《预算法》明确规定了各级财政平衡预算的原则。这一原则与中国的财政运行实际相距太远。不仅地方因为“钢丝财政”存在着实际的财政亏空,中央财政除了1985年因为技术处理的原因出现财政结余之外,建国五十年,财政赤字年年存在。因此,这一原则的坚持已经没有实际的意义,与其让其徒有虚名,还不如赋予政府相机抉择的权力。预算法的修改还有另外的理由,即预算年度的问题。中国的预算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国家预算经全国人大批准后才能施行,时间一般是在每年的三月份。这就使得预算的执行成了既成事实,批准与否都不会影响政府开支。而地方的预算更是要到四、五月份才能完成批准的程序。因此,修改预算法,一是改变各级财政运行的原则,二是变更预算年度,例如,可以实行跨年度预算,每年的四年一日至来年的三月三十一日为一个预算年度。这可以体现财政运行的法制性,从根本上明晰政府的收支行为。
上一篇:经济学家和史学家应该互相学习什么*(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