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近年来,住宅价格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居高不下的北京市住宅价格更是国家与民众关注的焦点。而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住宅市场价格是由住宅需求和住宅供给共同决定的,因而分析北京市住宅市场的供求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2003 年,北京市住宅房地产市场开始由买方市场进入卖方市场时代。加上由于制度调整,北京市土地供应量从2004 年开始锐减,相应的住宅供应量从2006 年开始明显下降。另一方面,住宅的需求却逐年增加,其中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带来的住房需求,改善住房和拆迁导致的住房需求,以及非京人口的购房需求。在此情况下,我认为北京市住宅市场目前正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具体可以从住宅供应、住宅需求以及住宅市场表现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住宅供应减少
自2004 年起,北京市住房供应量开始持续下降。2004 年2863 万平方米,达到2001 年以来的最高峰,之后批准预售面积开始不断下降,2007 年批准预售面积降至1330 万平方米,不及2004 供应量的一半。从2004 年起,平均每年住宅批准预售面积下降约30%。造成住宅供应减少的原因包括土地供应量下降迅速、土地一级开发缓慢,土地储备不足和已出让土地闲置情况较为严重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2009年北京市住宅市场的供应量也呈下滑趋势,具体体现在北京市商品住宅供应的下降态势上。
1、可售房屋套数
在可售房屋供应套数方面,2009年10月北京市商品住宅可售房屋套数为103,249套,环比继续下降0.75%。其中,可售期房套数比前一个月增长了321套,达到69886套,环比增长0.46%。而现房方面,至10月31日截止,可售现房套数为33,363套,环比9月的34,471套继续下降,降幅为3.21%。
2、可售房屋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