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贸易开放度的经验分析:以制造业为例(1)(2)

2015-03-21 01:33
导读:(1) 其中mijk表示j国从k国进口的第i种产品的名义价值;sj表示j国(进口国)国内吸收(aj)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w)的比重即 yik为k国(出口国)在第i产业上的名
(1)  其中mijk表示j国从k国进口的第i种产品的名义价值;sj表示j国(进口国)国内吸收(aj)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GDPw)的比重即yik为k国(出口国)在第i产业上的名义产出。等式两边同除以出口国产出和进口国国内吸收,则j国从k国在第i种产品上的标准化进口可以表示为(Harrigan,2003):  (2)  (2)式控制了进口国的规模和贸易平衡情况,包括了所有影响需求的“正常因素”。同时,通过出口国的产出水平,(2)式也控制了相对要素供给、技术差异以及出口国国内的经济政策(包括产业政策)等所有影响供给的“正常因素”。这样,(2)式中的标准化进口即为消除了各国在需求和供给上的差异性的结果。在一个没有摩擦的、“理想”的自由贸易世界中,各国该标准化进口都应相等并等于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倒数。  这里的一个关键假设是贸易成本为零,从而商品价格服从“一价定律”(law of one price)。但在现实世界中,由于各类贸易成本的存在,同质商品在各国的价格必定不会相同,从而根据实际数据构造的标准化进口必然会偏离(2)式中的理想数值,而我们正是利用二者的偏离程度来确定各国的贸易开放度。  (三)总体贸易开放度的测度  以上分析意味着,关于一个经济体开放程度的信息完全包含在贸易成本和由此引起的跨国商品价格的差异中,所以贸易开放度的测度就转化为商品的价格效应(price effects)问题。对于这种价格效应,学者们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Feenstra,2003)。Bergstrand(1985)使用价格指数测度价格效应的大小,由于缺乏系统的跨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价格指数数据,这种方法不适合本文产业层次的研究。同时,影响价格指数的国内和国际因素很多,我们从中无法准确揭示贸易壁垒以及相应开放度的信息。Anderson和Wincoop(2001)使用“估计的边界效应”来代替价格效应,这种边界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显示贸易壁垒的高低,但方法比较复杂(需要使用传统的规划方法求约束下的最小值),各种变量的统计特性无法很好控制,更为严重的是,估计结果会因为国家大小不同而出现非对称的结果,从而无法有效地进行跨国比较。Harrigan(1996,2003)使用第三种方法即固定效应的方法确定价格效应。这种通过在回归方程中设置虚拟变量的方法确定的固定效应可以有效揭示不同经济体、不同产业的贸易壁垒和贸易开放的信息,同时,这种估计方法可以使用传统的最小二乘回归,不但方法简单直观、结论明确,而且不会因为国家规模的大小出现非对称偏差。  本文采用Harrigan固定效应方法。在构造标准化进口变量的基础上(即控制了“正常的”需求和供给之后),我们在回归方程中加入经济体间的“地理距离”作为解释变量,进一步控制运输成本这一“天然的”贸易成本。这时,残差项中剩下的就应该是影响标准化进口流量的“非正常因素”信息,即各国不同的贸易政策以及国内存在的各种阻碍进口商品正常进入和流动的壁垒信息。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进口方虚拟变量和出口方虚拟变量(因为每一个标准化进口值都对应着一个进口国和一个出口国)确定每个经济体作为进口国和出口国在标准化进口偏离基准数值中所起的作用,也即“进口方固定效应”和“出口方固定效应”所揭示的贸易开放信息。  考虑到现实世界中进口国和出口国的贸易成本,标准化进口就可以扩展为(考虑随机误差):    其中Djk表示人j、k两国间的地理距离;λj表示进口方了的固定效应;μk是出口方k的固定效应。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本文进行的是跨国开放度的比较,在回归方程式(3)中,我们并不是直接把实际标准化进口值和基准值相比,而是挑选一个国家作为参照国即作为虚拟变量的基础类别。这样,与参照国相比,如果所考虑的国家作为出口国和进口国没有更多影响标准化进口变量的因素,则加入国别虚拟变量之后没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即固定效应λi和μk非显著地不为零。而事实上正是各国存在着与参照国不同的影响贸易的力量,才使得实际上的标准化进口不同。显然,λj表示进口国(相对参照国而言)在实际标准化进口偏离基准数值中的“非正常”影响。λJ(即j=J)取指数(exp(λJ))表示控制了运输成本这种天然贸易壁垒因素之后,“J国从世界的标准化进口为B国从世界的标准化进口的比例(或倍数)”,或“J国进口开放度为B国进口开放度的比例(或倍数)”,或“相对参考国B,J国的总体进口开放度”。   我们注意到,由于一个贸易流量同时对应着一个进口国和一个出口国,作为出口国的经济体其出口促进政策的运用及其效率高低同样会使实际标准化进口偏离基准数值。同时,由于在标准化进口的构造中我们已经控制了出口国的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等决定产业产出的因素,μk即表示(相对参照国而言)出口国国内的贸易政策对正常出口的作用即出口开放度。μK(即k=K)表示K国作为出口国使得
上一篇:安徽商品房供需市场分析与预测(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