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物流服务外包发展的模式、对策及建议(1)(2)
2015-04-22 01:14
导读:二、上海物流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 尽管与物流外包公司进行合作有着诸多明显的优势,但上海许多企业并没有更多地将物流业务外包出去。上海真正意义
二、上海物流服务外包存在的问题
尽管与物流外包公司进行合作有着诸多明显的优势,但上海许多企业并没有更多地将物流业务外包出去。上海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企业很少,国内大型海运企业的运作也仅仅停留在运输和配送服务,基本上处于物流发展的初级阶段,上海物流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
1、企业内部的抵制 物流外包业务的不断扩展,必将导致制造企业对现有资源和资金进行重组,原有的职能型结构将转变成流程型网络结构,业务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利益的再分配过程。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企业内部员工的抵制,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以很多企业宁可求稳也不愿意茫然出击,去尝试一个自己没有把握的物流服务。
2、市场不够规范 上海服务外包市场还存在许多不规范的现象,如存在外创报务质量的监控不到位、服务外包合同不规范、履行合同不严格、缺乏行业的标准以及存在市场不正当竞争等。同时也没有形成有利手上海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环境。由于物流的各项作业分属于交通、工商、税收、信息等不同部门管理,而物流企业的发展在我国刚刚起步,过去由有关部门制定的众多的法规很难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求。上海虽然在海关通关方面实行了“提前报关、实货通行”的模式,但是在公路、铁路、航空货物运输,包装、仓储业方面的管理办法以及涉及物流企业的工商、税务、海关、检验、企业登记规则及单证的有关法规和规定方面,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亟待发展的、知识密集的行业,政府如何在政策上予以扶持,确立统一的政府主管部门,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方法,目前还缺乏明确的规定。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3、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程度较低
目前,上海许多物流企业采用传统运作方式,现代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货物跟踪系统等未能得到普遍应用,信息传输的速度和准确性比较差。有些企业通讯手段基本还停留在使用电话、传真方式上,影响了物流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虽然上海目前在建设“三港、三网”、发展电子商务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物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经营效率一直没有较大改进,网上交易、通关、代理、保险、银行支付、信息反馈等都没有广泛应用,商流、物流、信息流不能实现及时化传达,因而极大地影响了企业运作效率和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吴国新 朱益超
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创业投资中双重委托代理关系的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