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超市应对外来竞争策略分析(1)
2015-04-24 01:01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本土超市应对外来竞争策略分析(1)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要:外资超市进入中国,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中国
摘要:外资超市进入中国,不仅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给中国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同时也给本土超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对本土超市如何面对外来竞争,提出了重点应对策略,以期指导竞争取胜。
关键词:超市;竞争策略;差异化竞争
根据与世贸组织的协议,我国已于2004年12月11日对外全面开放零售市场。进入我国内地的外资超市普遍以战略和理念为先导,以资本运作为核心,以物流为中枢,以技术为力量,以统一的标准制度为基础,将大量的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物流、供应链、店铺管理、商品销售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之中。这些给本土超市企业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但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针对当前形势,本土超市不应该简单模仿、盲目扩张,而应在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稳步扩张,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应重点抓好两大方面策略的制定与实施工作,以应对外来竞争。
一、价格领先
不管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怎样的变化,价格始终是影响商品销售的最敏感因素。在我国,目前大多数人收入还不高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本土超市应该把眼光放远,坚持大众化的价格,坚持薄利多销的方针,这才是应对外来竞争的上好策略。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降低成本
(1)做大会员制。超市这种业态在我国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我国消费者对会员制也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现在是积极吸收会员,把会员制做大的时候了。顾客拥有会员资格,可以享受部分商品的超低会员特价。实行会员制的超市虽说利润很低,一般仅5%-7%,但这一超低价的实施带来的却是销售额的大幅增加,利于本土超市短期内实现规模化的经营。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2)开发自有品牌。一些实力雄厚的知名大超市可以考虑和生产厂家合作,利用自身无形的附加值与形象开发自有品牌商品,这比起其他同类产品更能激发购物者的忠诚度,使超市公司的规模化发展呈现出纵向化发展的趋势,赢得更多利润。自有品牌产品还具有包装简洁、朴素的特点,包装费用少,成本自然也会降低⑴。另外,我国众多实力不是很强的中小型生产企业由于盲目投资,不了解市场需求而导致产品销售困难,这无疑给本土超市带来了契机。本土超市企业可以借机低价获得合适的制造商并根据自身的营销优势采用自有品牌,组织或委托厂家定牌生产,这也减少了一部分成本费用。
(3)实行进销分离体制。实行进销分离的体制,就是采用“统一进货,统一分配”的分销方式,即由总部负责所有分销商品的统一订货,超市只是一个纯粹的卖场,这需要现代化的物流体系来支持。所以应重视配送中心的建设,强化配送中心功能。高效的配送中心是超市有效降低成本、迅速补充货源的关键,是超市的后方基地。我国的超市发展时间短,实力较弱,多数没有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可以考虑与小超市合作,建立共同的配送中心或由一些大型的批发商转变职能,专门从事配送中心的工作,也可以依靠专业物流公司。
2.降低损耗
超市中的损耗一般由作业错误、偷窃、生鲜变质及意外事件所造成。究其根源,由顾客偷盗造成的损失约占7%,由厂商偷盗造成的损失约占5%,而由员工偷盗、作业错误及疏忽造成的损失却高达88%左右。因此,本土超市应该推行柔性管理,改变传统的钢性管理中以
规章制度为中心,凭借制度约束、制度监督、奖惩规范等手段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的思维模式,而是以人为中心,依据企业的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精神氛围进行人性化管理,在员工心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企业意志变为个人自觉行为,不遗余力的为企业尽心尽责。同时,本土超市业主应将因减少损耗而获得的盈利与员工共享,激励员工,通过让员工更全心的参与到其中来实现良性循环,进一步减少损耗,降低成本。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3.加强供应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