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前后党对“转变”的科学预见与经营东北的
2015-04-27 01:43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七大前后党对“转变”的科学预见与经营东北的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内容提要】七大前后,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系统的准备“转变”
【内容提要】七大前后,中国共产党形成了系统的准备“转变”的预见,将东北视为准备“转变”的关键区域,从战略上高度关注,在实践上精心部署。这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与国民党争夺东北的较量中得到先机的重要原因。 【摘 要 题】
中共党史研究 【关 键 词】中共七大/准备“转变”/关注东北/部署东北工作 【正 文】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东北地区成为全国时局重要焦点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从各解放区迅速抽调11万人的军队和2万名干部进入东北,在与国民党争夺东北的较量中得了先机。这为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而解放全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在争夺东北的较量中,共产党为什么能获得先机?主要原因是七大前后党对“转变”问题有了科学的预见,并据此将东北视为准备“转变”的关键区域,从战略上高度关注,在实践上精心部署。本文就此做一初步探讨。 一、七大前后党对“转变”的科学预见 在抗日战争临近胜利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七大制定了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的政治路线。而此时召开的国民党六大却坚持独裁统治,提出中心工作在于消灭共产党。正如毛泽东在七大的结论报告中所指出的:在抗日战争快要胜利的时候,各个阶级都在那里准备打败日本以后干什么。国民党六大和中共七大就是这种准备的体现。
毛泽东在七大上强调了预见的重要性。他认为,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向。没有预见就没有领导,没有领导就没有胜利。七大政治路线确立的基本依据,是党对抗战胜利后时局发展变化的科学预见。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我们的文章,我们的大会文件,根据我们的预见,指出了中国人民将要走什么道路,并规定了我们的政策。”(注:《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94页。)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七大准备“转变”的预见,内容极其丰富。
关于军事方面的转变,包括作战方式、军事力量、地域状况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三位一体的转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展的时局密切相关。1945年5月2日,苏联红军攻克柏林,8日德国法西斯战败投降。这表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由此,中国共产党预见到,中国抗日战争战略反攻的日期已经临近,并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从5月开始发动大规模夏季攻势,逐步实现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为抗战转入全面大反攻创造条件。
关于作战方式的转变,毛泽东指出,将“由分散的游击战逐渐转变到正规的运动战,由游击战为主逐渐转变到以运动战为主”(注:《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30页。)。朱德也认为:“八路军、新四军要准备在抗战后期实行从抗日游击战争到抗日正规战争的战略转变。现在已临到在实际工作上逐渐地去准备实现的时机了。”(注:《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1页。) 军事力量的转变与作战方式的转变紧密相连。毛泽东总结我军由小变大的历史经验说:抗战初始阶段,我们力量弱小,只能“靠打麻雀战,打游击战”。但经过八年抗战,人民军队发展到91万人,就不能永远甘做麻雀。“客观事实完全证明了,我们这个麻雀与别的麻雀不同,可以长大变成鹏鸟。”“我们要做好准备,由小麻雀变成大鹏鸟,一个翅膀扫遍全中国,让日本帝国主义滚蛋。”(注:《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30—332页。) 军事力量和作战方式的转变要求在作战区域上去攻打被敌占领的城市,创建包括大城市在内大块的连成一片的根据地。毛泽东指出:我们有九十多万军队,但不是集中的;我们根据地有九千多万人口,但也不是一整块,被敌人分割得相当分散,各个根据地都是不巩固的。所以,我们要争城市,使大城市和根据地在地域上连成一片。七大强调,八路军、新四军和其他人民军队要不断扩大解放区,缩小敌占区;凡是敌人占领的地方,都要去占领,收复一切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