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科研工作现状分析及其发展趋势研究(1)(2)
2015-05-11 01:00
导读:科研课题立项、审批以及经费管理制度以及科研激励制度等,运用管理手段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科研潜力。在这两方面因素的促进下,这一阶段科研成果数量
科研课题立项、审批以及经费管理制度以及科研激励制度等,运用管理手段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科研潜力。在这两方面因素的促进下,这一阶段科研成果数量快速增长,从1992年的115项到1999年的210项,平均每年达到141项,呈现出一派蓬勃兴旺的势头。但如果进行分类分析,则会发现,这一阶段的科研成果中质量参差不齐,其中科研含量不太高的工具书、读物、内部使用的教材等占相当比例。200O年至2003年是科研工作平稳发展,科研质量不断提升的阶段。这一阶段,在院领导的指导支持下,在前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学院科研工作重点实行了战略转移,从强调搞好科研的意义到强调争取市以上的科研课题;从强调全员参与到强调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从单兵个练到团队合作;从小论文、工具书到大课题、精品教材;科研工作逐步走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即以提高质量为目标的新阶段。虽然这一阶
段陆续流动走了一些科研骨干,但由于领导思路明确,各项制度和管理措施不断完善,学院科研氛围越来越浓厚,科研成果的质量有了突破j生进展,4年共完成了市级、国家级科研课题21项;公开出版专著21部;教材80部(其中
培训系列教材25部;市教委、国
家教委统编教材16部,精品教材4部),在省(市)以上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31篇,完成企业咨询报告、
调查报告44篇。这些成果坚持了为教学、教改服务,为企业、社会服务的方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3.科研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提高科研水平没有人才是万万不行的,但只依靠引进人才也是万万不够的,任何有效的管理都需要一个好的内在运行机制,科研管理也不例外。近年来,为了提高我院的科研管理水平,我们从1994年开始,陆续建立、完善了一整套科研管理的规章制度,主要有“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院级科研课题申报、立项、评审制度”、“科研课题管理及经费使用管理制度”、“教师科研津贴发放办法”等;1998年对原有制度作了统一修订、调整,形成了《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科研管理暂行规定》、《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辑工作试行办法》以及《科研处内部管理制度》,这一制度包括:“科研处各岗位职责及任用资格”、“内部工作制度”、“科研管理工作内容”、“科研管理工作流程”、“科研工作管理机制”等;2OOO年以后,我们在科研管理制度上又相继作出了一些补充规定:如《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的意见》、《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优秀科研成果评选细则》、《关于加强科研经费管理的补充规定》、《关于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市级以上(含市级)科研课题的规定》(待批)、《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科研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待批),以及今年拟订的《关于建立教职工学术论坛的规定》。正是这些规章制度形成了我院科研管理的基本框架,使之有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运行机制。近年来科研管理的另一特点是,力求跟上时代发展,努力寻求科研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1999年我们与信息系合作开发研制了“计算机科研信息管理软件”,运用该软件可以实现科研档案的计算机管理,科研数据的计算机统计、汇总、调用,大大提高了办公效率。20G3年,我们又与信息系合作,利用
校园网开发研制了“科研信息网上管理系统”,该软件实现了科研处与全院教职工的网上互动,不仅为每个职工建立了个人网上信息,使他们可以通过上网查到自己的科研档案资料,可以通过上网了解学院的科研规章制度、科研信息,通过上网申报科研课题、申报科研成果;而且科研处还可以利用该系统迅速调用各种科研数据,进行各种统计、分析、汇总,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科研工作的效率,沟通了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关系,节省了人力和时间,使科研管理向科学化、现代化的方向大大迈进了一步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的广西旅游发展思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