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视角下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探究(1)(2)
2015-06-10 01:49
导读:问题及原因分析 1.知识点繁多复杂,学生难以掌握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市场失
问题及原因分析
1.知识点繁多复杂,学生难以掌握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市场结构、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和政府作用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总产出的决定、经济周期、长期经济增长、失业、通货膨胀、国际经济、宏观经济政策等。学生要在1~2学期内掌握还是比较困难的。
2.经济学思维、经济学方法训练较少
经济学真正的精髓在于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思维过程。任何现有的经济学理论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成立的,教师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地向学生讲解传授西方经济学各个章节的知识,不交代理论或模型的来龙去脉,忽视逻辑分析和推导,学生往往无法理解经济理论的形成思路,以至于觉得经济学难学又难懂。
3.学生对数学工具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普遍感到不适应
经济学是借助数学模型解析经济现象的一门科学,数学的形式化及其逻辑的严密性给其在经济分析中带来很多的方便和好处。但初学西方经济学时,学生大多对复杂的几何图形、数学公式、数学证明不太适应,不理解这些图形和公式的经济学涵义,很难把它们与文字描述统一起来。
4.理论联系实际不够
目前,经济学教科书上都是以外国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理论,缺乏根据中国的经济发展、改革中出现的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无助于了解并解决中国现实经济发展和改革中的问题。面对经济学教科书深奥理论的大杂烩中充斥着不现实的图像和专业术语,即使教师告诉学生模型的直观意义,由于没有相关的实践经验,学生还是摸不着头脑,每一章都令人困惑,更不清楚下面将要学习什么内容,从而认为经济学是枯燥的、沉闷的。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姚智谋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消除供应链供需不确定性的战略分析
地区税负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