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科技演化论视域下装备制造业发展探析(1)(2)

2015-07-11 01:12
导读:于是在人类发展中出现了一个永恒的基本矛盾: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和进化需要引入宇宙发 展中存在的“非常态”,但又不能直接引入这种“非常态”。在这

  于是在人类发展中出现了一个永恒的基本矛盾: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和进化需要引入宇宙发 展中存在的“非常态”,但又不能直接引入这种“非常态”。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技术这种 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就应运而生。科学是对“非常态”和“常态”系统要素认识的知识体 系,同时也是产生对“非常态”和“常态”生态系统要素的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如原子核 物理学;而技术是由方法、设备、工艺流程等组成的将“非常态”系统引入到“ 常态”系统的各种手段的总和,其作用是合理调节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物质、 能量变换,满足人们的需要[4],如受控热核反应技术。
  2. “装”和“备”的演化本质
  “装”和“备”在大辞典中的传统含义主要有:在作为名词“用具、器械、设施”或动词“ 提供或装备”时[5],二者通用,一般用“装备”一词;而 “装”更强调采用办法改 变原样或是将分散的部分集合、整合,“备”更强调物品、设施的齐备。
  从科学技术演化论的观点来看,“常态” 与“非常态” 的矛盾是一个永恒的基本矛盾 ,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装”是对“非常态”的引入,“备”是对“非常态”的隔 离和防护,防止“非常态”对“常态”的破坏或者损害,“装”和“备”的结合可以看做是 解决“常态” 与“非常态” 的矛盾的一种根本方式和途径。
  从目的看,“装”的目的是引入“非常态”,促进人的发展和进化,“备”的目的是 保护和隔离,防止受到“非常态”伤害。从实施过程看,“装”的过程是主动变化的,“备 ”的过程是相对被动、静止的。从实施结果看,“装”的结果是新产品的生成、物质和能量 的转化等,“备”的结果是对人的安全的保护以及对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等。从技术要素 看, “装”的技术要素主要由“近非常态”向“远非常态”转化的要素构成,“备”的技 术要素主要由“远非常态”向“近非常态”转化的要素构成等。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科技演化论视域下的装备
  制造业发展的永续性
  
  “常态”与“非常态”的矛盾构成人类社会的一对基本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需要“ 装”和“备”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整体,共同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既不能直接引入“非常态” 又不能离开“非常态”的矛盾。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对应着不同的“非常态”的引入,同 一产业的不同历史阶段也对应着不同的演化态引入过程和装备,因而“装”与“备”的开发 和利用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纵观整个工业发展历史,装备制造业上的每一项关键突 破,都是与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的发明或发现相伴生的。装备制造业的进步带动了工业 进步,其发展历程也影响着工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历程,科技演化论视域下的装备制造业 的发展具有永续性,通过下述宇宙演化态和装备制造业发展关系的分析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 。
  1. 核能利用
  在宇宙大爆炸一万年后,电子能够进入到氢核或氦核的量子轨道,从而形成氢原子或氦原子 。这时的状态被称为氢原子或氦原子形成阶段。核能利用的实质是对这种演化状态的引入。 核能利用需要研发相应的“装”与“备”,如研发防止放射性物质的外泄和放射性废物的处 置的“装”与“备”[6]。
  2. 纳米科技
  在演化进入一定阶段后,宇宙处在各种重元素的原子形成阶段。氢和氦占整个宇宙物质质量 的99%,其余占整个宇宙物质质量1%的重元素则是在各个恒星内部复杂的核聚变过程中逐 步形成的。纳米科技的实质是对这种宇宙演化状态的引入的一种方式。纳米科技的发展也依 赖于相应的“装”与“备”的开发。
  首先纳米技术与微电子结合形成了纳米电子学,其关键是新的“备”的开发,使量子元件代 替微电子器件,将集成电路的几何结构进一步减小。其次将纳米技术应用于制造业,可实现 纳米机械技术,开发出新的“装”与“备”,如纳米制造设备及纳米马达等。用这种技术可 以造出米粒大小且能开动的汽车、蜜蜂大小的直升机等[7]。
上一篇: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考(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