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术界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美国西部经(4)
2015-08-05 01:03
导读:二、战后西部的经济地位问题 关于战后西部经济地位,纳什的结论是:二战使西部经济地位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即由具有殖民地经济特征的阶段转变为全
二、战后西部的经济地位问题
关于战后西部经济地位,纳什的结论是:二战使西部经济地位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即由具有殖民地经济特征的阶段转变为全国经济的先导(pacesetter)。他通常的表述是:1940年西部经济作为工业东部和中西部的原材料出口者,仍旧以殖民地因素为特征。但在1945年,经过战争时期的西部拥有一个发达的制造业体系、一个忙乱的服务业经济、一批航空、电子及科学导向的工业,科学导向的工业预示了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后工业经济的崛起。在四年间,战争使一个落后的殖民地区转变为国家经济的先导。战争所创造的经济类型主导了下一个30年的西部经济[5]。
纳什强调战争加速了西部各地的科学活动。以波音公司战时在飞机制造业中的研究开发为例:波音公司建立了专门的研究设施和研究小组,投入更多精力从事研究开发。如果1941年该公司花在研究开发上的时间为100,1942年为212,1943年达到了470,1944年则高达840[5 ](P87)。同时它还推动了华盛顿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的发展, 这就在西部开始了产、学、研的最初结合。此外,南加州的航空医学、核裂变、潜艇侦察研究。西南部的核链反应、火箭、航空防火器研究开发以及曼哈顿原子弹制造计划,犹他州的生化研究等[5](P6—7),这些二战期间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研究开发项目,其长远影响是使“美国科学人才的重心西移”,在1945年为西部留下了一个必定要对民间经济产生影响的新科学复合体[5]。所以纳什说, 新近制订的科学与工程行动计划现在给予西部一把“利刃”,将使西部在战后数十年成为一个经济先导[5](P2)。
针对纳什关于美国西部“经济先导”地位的提法,洛特钦等持有不同意见,认为二战并没有改变美国地区间工业平衡,战争结束时的西部既非全国经济的先导,也没有迹象表明它正在成为经济先导[7 ](P407)。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洛特钦首先从地区间横向比较入手,根据二战前后加州及西部其他州在全国经济中的相对位置变化情况,论证西部在战争结束时并非经济先导。他以制造业就业人数的变化为例,指出经过战争,西部大多数州的制造业就业人数与人口的比例绝对增长显著,高于东部;但是从全国排序来看,相对位置并未发生根本变化,仍属于落后地区。(见下表)
美国各州人口与制造业岗位比例(1939年,1947年)
人口与制造业岗位比 全国排名
州别 1939年 1947年 1939年 1947年
罗德艾兰 6.7 6.2 1 2
康涅狄格 7.3 6.1 2 1
…… … … … …
俄勒冈 19.0 16.5 29 21
华盛顿 21.0 19.3 22 26
加利福尼亚 25.5 19.96 26 27
科罗拉多 48.0 30.0 34 32
犹他 48.4 34.5 35 37
得克萨斯 51.3 31.9 36 34
爱达荷 53.3 40.3 37 39
堪萨斯 58.2 32.1 38 35
蒙大拿 63.5 43.4 40 41
内布拉斯加 71.5 35.5 41 38
怀俄明 74.9 67.8 42 43
俄克拉何马 84.5 50.4 43 42
亚利桑那 84.5 76.1 44 44
内华达 108.3 156.1 46 48
南达科他 118.6 81.0 47 46
新墨西哥 165.3 107.3 48 47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北达科他 246.0 162.08 49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