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足够了!(下)论文(4)
2015-08-05 01:03
导读:关贸总协定所谓支持“公平竞争”的声明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事实上,关贸总协定完全是跨国公司的顺从的奴仆。众所周知,它是所能想象中最不透明的机
关贸总协定所谓支持“公平竞争”的声明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事实上,关贸总协定完全是跨国公司的顺从的奴仆。众所周知,它是所能想象中最不透明的机构,它在国际商会(最大的跨国公司的俱乐部)阴影下秘密地谋划。因此,毫不奇怪,关贸总协定公然无视“可持续发展”的有关问题,这些问题只是在其他场合才得到讨论。它同样无视环境,它以牺牲未来为代价,反对对矿产工业的任何控制。关贸总协定力主的反调控很显然是以彻底取消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的管理空间来服务于跨国垄断者。
和关贸总协定反对第三世界的共同战线相比较,主要西方列强在协定上的内部份歧,不加夸张地去看,则不如主流媒介所宣传的那么重要--这些主流媒介在其他问题上却保持沉默。事实上,许多这类寡头竞争者之间的冲突都由市场分割或“自愿出口限额”等“友好安排”解决了--这些都和自由主义贸易的信条完全矛盾。另一方面,其他的冲突给美国提供了公开表现其傲慢的机会: (1) 美国、欧共体、日本在农业补助金上的冲突(包括在“布莱尔厅”( Blair House )协定之中)是最为人所熟知的。实际上,目前欧共体国家通过和世界农产品市场价格脱钩的办法,实现了农产品自给有余,甚至已经能够出口,但欧共体却禁止第三世界国家采用这种办法。同样无庸置疑的是,日本和南朝鲜试图通过保护它们的稻米生产者来维持农产品的自给自足。然而,美国的农业补贴远在欧共体的共同农业政策之前就存在了。 (2) 围绕诸如航空一类的所谓“受补助”部门的矛盾,集中在给民用航空的公开补助上,而无视通过军事项目支持美国航空工业的巨大的隐性补助。 (3) 在技术领域,美国总是以“国家安全”名义保留保护自己的权利,但它总是要求别的国家对其技术间谍活动敞开大门。在这一领域的抵制行为被认为是“不可接受的”,并会导致美国以著名的超级 301 和 301 特别条款名义下进行报复的威胁。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然而,由于关贸总协定直接代表的是跨国公司而非国家,在这些领域的矛盾并不象表面看上去的那样反对国家。在多数情形下,每个国家内部的“意见”是有分歧的,国家内的特殊利益集团对关贸总协定有关问题持支持或反对的相互矛盾的主张。
三、全球化
资本主义体系的全球化当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但不可否认,它在最近这一时期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再有,这种国家间经济联系的深化发生在积累的危机期,这一时期战后繁荣已经转变成停滞。资本统治集团根据其利益已经对新的形势做出了回应。这一回应能够持续下去吗?危机会得到正确处理而不至于加剧混乱和崩溃的危险吗?它能更进一步为恢复增长作准备吗?
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不能和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政策的批评分开来。同样,代替这些政策的可供选择的建议也不能和全面的社会及政治视野分开来,“实际存在的资本主义”的形象就位于这个视野之中。
全球化的推进并不仅限于贸易。(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农业产品的一个相当大的部份--大约三分之一左右--都在世界市场上交换)。它也影响到生产体系(以国家为中心的自主的生产体系逐渐被破坏,而被重组成全球整体生产体系的一部份)、技术(特殊的民族技术让位于普遍通用的技术)、金融市场和社会生活的其他许多方面。同时发生的一个现象,是开始工业化的那些第三世界国家也被整合。(这种转变应归功于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胜利和东方集团国家对“万隆阵线”的支持,而决不是“资本扩张的逻辑”,前者改变了国际劳动分工的条件,侵蚀了外围-中心两极分化的“经典”形式,并开始用前面提到的“五种垄断力量”的形式来取代那些很快就要过时的形式。)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当然,不证自明,新的全球化侵蚀着民族国家经济管理的效率。然而,它并没有取消民族国家的存在。因此,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矛盾,在我看来,这一矛盾是资本主义自身无法克服的。其理由是,资本主义不只是一个单纯的经济体系。没有社会和政治维度,它的经济是无法想像的,而这意味着国家的存在。直到最近,资本主义的扩张建立在两个空间的恰好重合上:即决定再生产和积累的空间与政治和社会管理空间的重合:中央国家政府的空间造就了国际体系的结构。然而现在,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它的特征是:资本主义经济管理的全球化空间与民族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管理空间是分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