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湘鄂渝黔边民族经济与职教互动研究

2015-08-19 01:21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关于湘鄂渝黔边民族经济与职教互动研究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论文摘要】本文就湘鄂渝黔边民族经济与职教的关系问

  【论文摘要】本文就湘鄂渝黔边民族经济与职教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发现湘鄂渝黔边地处武陵山区,经济落后,劳动力素质低下,职业教育尚处在启蒙阶段,通过分析我们认为经济要发展,教育需先行,要改变该地区的经济状况,发展湘鄂渝黔边民族经济,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论文关键词】湘鄂渝黔边;民族经济;职业教育
  民族经济,即民族地区的经济,湘鄂渝黔边民族经济,是指湘鄂渝黔边地区的经济。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它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湘鄂渝黔边地区民族经济与职业教育的现状,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地区,有待于我们研究探讨。
  一、湘鄂渝黔边民族经济的现状
  湘鄂渝黔边是湖南、湖北、重庆及贵州四省市交界之地,主要指武陵山区,北面是鄂西山地、东南以雪峰山为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包括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和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庆市的黔江地区和贵州省的铜仁地区等6个地州市。全区总面积17.8万km2,人口2000余万,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30余个少数民族人口占56.2%。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等多种原因,该地区经济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2007年湖南省全省GDP9145亿元,人均GDPI4405元,而全州当年实现GDPI84.82亿元,人均GDP仅有7445元,生产总值只占全省2.02%,人均GDP比全省低6960元,几乎只是全省的一半。
  二、湘鄂渝黔边职业教育的现状
  到2007底,湘鄂渝黔边区已有职业院校近百所,就湘西州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在校学生为16420人,仅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31.7%。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率低,据调查,在100个人当中,选择读普通教育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的比例为73:27。二是受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的制约,职业院校教育的基础设施、实验仪器设备、实训场地和图书馆室建设很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三是职业技术培训不规范,国家对职业技术培训工作十分重视,但地方县市重视程度不移,投入较少,现有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四是师资队伍水平低,“双师型”教师比例约l0%。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湘鄂渝黔边外出打工的农民很多,其子女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人数接近200万,其中近60万随父母进城,约140万在农村留守。他们的教育普遍存在问题,进城流动儿童在城市里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大都有心理障碍、学习障碍问题;而留守在农村儿童的教育是更大的难题,由于父母远离、隔代抚养等原因,这个群体出现的道德、人格偏离问题已经非常严重。
  三、湘鄂渝黔边民族经济对当地职业教育的影响
  首先,湘鄂渝黔边民族经济的发展状况制约了当地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水平和结构。
  1、经济的发展是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决定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
  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着可为职业教育提供多少资金,提供生源,以及他们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程度、培养目标、内容和手段等。该地区的经济条件差,大型企业少,没有为职业院校提供资金的条件,严重影响了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物资基础。
  2、民族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对职业教育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的需求,从而引起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结构的互动调整与升级
  民族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质量和层次结构有着不同的需求,职业教育结构发展变化的总趋势应由培养低、中档技能型人才为主逐步过渡到以中、高档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据了解目前该地区的经济状况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受当地历史及少数民族闭关自守思想的影响,农业还处在完全传统的生产方式状态,工业大多数属于手工或半工业化状态,生产规模小,生产力水平低下,这样的经济状态制约了该地区职业教育的数量、质量和规模,职业教育还是以培养低中档技能型人才为主。
  3、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及变化决定着该地区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不同区域的产业特点对劳动力的类型结构有着不同的要求,进而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内容。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改变推动着职业教育专业结构的调整,传统产业的衰落,人才需求的凋零,导致了职业教育相关专业的萎缩;新兴产业的兴起,人才需求的旺盛,促使了职业教育新专业或新专业方向的产生。该地区的产业以农业、矿、酒和旅游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限制了该地区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
  其次,民族经济体制决定着职业教育的体制和运行机制。
  l展族经济制度决定着职业教育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带动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分配等方面制度的相应变化,如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职业院校的内部管理、办学目标、学生就业等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经济制度的优劣决定着社会对职业教育参与的积极性。湘鄂渝黔边民族经济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少数民族的封闭自守观念束缚了手脚,与改革开放的发达地区相比,经济运行机制落后,影响了职业教育规划的重点和结构分布。

  2.民族经济社会环境影响着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职业教育内部诸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即内部各要素的矛盾运动。但职业教育的功能表现,除了职业教育的内部要素之外,还与它和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如湘鄂渝黔边地区,经济落后,地理环境差,职业教育的功能远不如经济发达地区,据了解,湘鄂渝黔边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去向主要是东莞、深圳、厦门、宁波等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培养环境的影响,送出去的学生在技能上赶不上当地职业院校的学生,其根本原因是我们的学生实践不足,他们在本地培养,产学结合、工学结合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我们太远了,在本地区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没有这样的条件,试想,如果本地民族经济发展了,有这样一些大企业,不是也能给我们提供了实习基地吗?而且还能解决社会关注的留守儿童问题。职业教育表现出哪些功能,是其本身与它的环境共同决定的,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呈现出来,离开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区域环境,职业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四、职业教育对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上一篇:对西部边疆发展低碳经济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