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论文摘要】本文就湘鄂渝黔边民族经济与职教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发现湘鄂渝黔边地处武陵山区,经济落后,劳动力素质低下,职业教育尚处在启蒙阶段,通过分析我们认为经济要发展,教育需先行,要改变该地区的经济状况,发展湘鄂渝黔边民族经济,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论文关键词】湘鄂渝黔边;民族经济;职业教育
民族经济,即民族地区的经济,湘鄂渝黔边民族经济,是指湘鄂渝黔边地区的经济。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它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湘鄂渝黔边地区民族经济与职业教育的现状,远远落后于其他发达地区,有待于我们研究探讨。
一、湘鄂渝黔边民族经济的现状
湘鄂渝黔边是湖南、湖北、重庆及贵州四省市交界之地,主要指武陵山区,北面是鄂西山地、东南以雪峰山为屏,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包括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和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重庆市的黔江地区和贵州省的铜仁地区等6个地州市。全区总面积17.8万km2,人口2000余万,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30余个少数民族人口占56.2%。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等多种原因,该地区经济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2007年湖南省全省GDP9145亿元,人均GDPI4405元,而全州当年实现GDPI84.82亿元,人均GDP仅有7445元,生产总值只占全省2.02%,人均GDP比全省低6960元,几乎只是全省的一半。
二、湘鄂渝黔边职业教育的现状
到2007底,湘鄂渝黔边区已有职业院校近百所,就湘西州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在校学生为16420人,仅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31.7%。究其原因: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率低,据调查,在100个人当中,选择读普通教育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的比例为73:27。二是受职业教育经费不足的制约,职业院校教育的基础设施、实验仪器设备、实训场地和图书馆室建设很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三是职业技术培训不规范,国家对职业技术培训工作十分重视,但地方县市重视程度不移,投入较少,现有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四是师资队伍水平低,“双师型”教师比例约l0%。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2.民族经济社会环境影响着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主要取决于职业教育内部诸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即内部各要素的矛盾运动。但职业教育的功能表现,除了职业教育的内部要素之外,还与它和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如湘鄂渝黔边地区,经济落后,地理环境差,职业教育的功能远不如经济发达地区,据了解,湘鄂渝黔边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去向主要是东莞、深圳、厦门、宁波等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培养环境的影响,送出去的学生在技能上赶不上当地职业院校的学生,其根本原因是我们的学生实践不足,他们在本地培养,产学结合、工学结合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我们太远了,在本地区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没有这样的条件,试想,如果本地民族经济发展了,有这样一些大企业,不是也能给我们提供了实习基地吗?而且还能解决社会关注的留守儿童问题。职业教育表现出哪些功能,是其本身与它的环境共同决定的,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呈现出来,离开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区域环境,职业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