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全球公共产品及其供应模式分析论(2)

2015-08-29 01:08
导读:目前世界范围内存在大量的国际组织,近年来,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的扶贫、教育、救灾、卫生保健和人道主义救援等全球公共产品供给领域取得了广泛的成

  
  目前世界范围内存在大量的国际组织,近年来,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的扶贫、教育、救灾、卫生保健和人道主义救援等全球公共产品供给领域取得了广泛的成就,为解决一系列带有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国际组织推动全球公共产品的供应主要得益于其自身的三方面特性:第一,稳定性。国际组织是由主权国家政府根据一定的目标组成的常设性机构,能连续从事信息处理和管理工作,这使得国际组织的财力、人力等资源得以保证。这种机构稳定性保证了其纲领、目标的实现。第二,权威性。各成员国通过签署协议加入某个国际组织的同时,也就表明该国已经认可并决定服从于该国际组织的目标与章程,此后其参与全球性事务管理时就需要服从于该组织的目标与章程。第三,专业性。国际组织多是由各成员国根据某一特定领域和特定问题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比如环境组织、安全组织、经济组织和卫生组织等,它们拥有各自领域的专业人才,能就全球性问题提出专业化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五、国际机制供应
  
  国际机制是指“在无政府国际社会中,由理性国际行为体(主要指民族国家)根据共同认知和期望而组织形成关于国际关系特定领域的一系列明示或暗示的原则、规范、规则和决策程序”,其作用是解决国际问题、协调国际关系、规范国际秩序,它以国际会议、多边协商等为其产生和实现的途径,以国际惯例、国际协议、国际法等为其表现形式。目前主要的国际机制包括“蒙特利尔公约”、“京都议定书”、“南极条约”、“G20国峰会”、“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等。这些国际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球公共产品的供应。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国际机制推动全球公共产品的供应主要通过以下三个途径:第一,国际机制能够使信息充分交流。国际机制为信息的充分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国际会议、多边协商等途径,使信息更容易被彼此了解。在此前提下,“囚徒困境”会因信息的透明而发生转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国家采取机会主义的行为选择。第二,国际机制能够引导国家行为。一般而言,一国在决定是否加入某国际机制之前,都会进行成本——收益的分析。一旦选择加入,国际机制就会引导该国的决策行为,改变该国计算其利益的思考方式,限制国家行为选择的自私性。第三,国际机制能够发挥惩戒作用。虽然参与国际机制是国家经过理性计算的自愿行为,但是一旦加入机制后,继之就会对所有参与国进行必要的约束和限制。任何国家一旦有意违反国际机制的规则或采取对抗性的措施,都会遭到规则的惩罚。
  
  参考文献:
  [1]邱东,徐强,全球公共品视角下的SNA[J],统计研究,2004,(10):3—12。
  [2]英吉·考尔,全球化之道-全球公共产品的提供与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4]何杰,权力与制度——国际机制理论的现实主义分析[J],欧洲研究,2003,(4):25-37。

上一篇:关于中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策略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