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原因

2015-08-28 01:57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浅谈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原因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

摘要: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由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决定。我国国际收支模式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我们接下来就要讨论下我国国际收支出现“双顺差”现象的原因以及对策。
关键词:国际收支;现状;双顺差;原因
        一、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
        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在一定时间内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所发生的国际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其的定义,它包括货物服务和收益,对世界其他经济体的金融债权债务的收益,以及转移项目和平衡项目等。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主要由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决定,而经常账户的盈亏取决于一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金融账户则主要决定于金融市场的利率、风险、投资报酬率与其他非经济因素的变动。
        我国国际收支状况非常特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除个别年份外,呈现出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 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在理论上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是互补的,所以不可能同时出现顺差。但我国却出现了双顺差现象,这对我国国内经济正常运转和与国外的经济交往产生了不利影响。
        2008年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可以很清晰的表现出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特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指出, 2008年,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4261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按照国际收支统计口径计算,货物项目顺差3607亿美元,服务项目逆差118亿美元,收益项目顺差314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458亿美元。2008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90亿美元,同比下降74%。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943亿美元,证券投资净流入427亿美元,其它投资净流出1211亿美元。总的来说2008年中国国际收支仍保持双顺差格局,但总顺差由快速增长转为趋于平稳,总体状况良好。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 
        我国连续的、长期的、大幅度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已明显表现为经济的外部失衡。这既有悖于传统的国际收支结构理论,又是各国国际收支结构实践中罕见的,其之所以能够维持十余年之久,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和国内特殊的管理体制与鼓励政策,但其本身也潜伏着一定的风险,引发诸多矛盾和问题。这种局面是由一系列客观复杂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国际的原因,也有国内自身的原因。 
        从国际上来看,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紧密联系,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为了寻求优化的资源配置,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产业和产品向国外的转移。而我国为了适应国际形式的发展,日趋完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法律和政策,同时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再加上我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使得我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一个主要目的地,连续数年位居世界前列。同时由于我国国内金融市场比较不发达,国内企业往往借助境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从而增加了资本的快速流入。而外国直接投资的发展也促进出口的增长。

      从国内来看,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了我国的持续大额顺差。

上一篇:浅论新经济时代对垄断效应的再认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