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我国国际收支的现状及其原因(2)

2015-08-28 01:57
导读:(1)储蓄率过高 我国经济增长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储蓄率过高。尽管投资率在此期间也有所增长,但储蓄快于投资的增长,扩大了经常帐户顺差。中国储蓄
 
        (1)储蓄率过高  我国经济增长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储蓄率过高。尽管投资率在此期间也有所增长,但储蓄快于投资的增长,扩大了经常帐户顺差。中国储蓄率高主要是因为个人储蓄欲望强烈和企业和政府的储蓄率高。此外,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渠道不畅,金融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导致企业不得不更多地依赖自有储蓄。     
        (2)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  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力密集、技术含量低的产业和领域,以加工贸易出口为主,而加工贸易出口方式与贸易出口数量的增加呈明显正相关的关系。
        (3)非对称性的国际收支政策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鼓励出口和鼓励外资流入的非对称性国际收支政策。这些政策使得资本流出受到管制,流出渠道少,导致资本项目净流入大于净流出。外资的大量涌入拉动了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较为理想的国际收支结构是:贸易项目逆差,经常项目保持平衡,资本项目顺差。而目前的国际收支失衡、巨额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所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我国应改变政策,放弃非对称性的国际收支政策以改善我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具体的政策可以降低我国过高的储蓄率,调整进出口产业结构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及提倡“走出去”战略。
参考文献:
1 于淑静;;探析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成因及对策[J];北方经济;2007年02期
2 邱兆祥;王海南;;为什么我国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会失灵[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11期。
3 刘光溪;;中国转型经济的复杂性决定人民币汇率改革作用的局限性———客观冷静地对待国际收支“双顺差”[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年03期。

上一篇:浅论新经济时代对垄断效应的再认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