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治理效率与公司绩效
2015-10-03 01:43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股权结构、治理效率与公司绩效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股权结构、治理效率与公司绩效2001-06-12一、对股权结构特征与公司
股权结构、治理效率与公司绩效
2001-06-12
一、对股权结构特征与公司治理关系的理论分析与假设的建立
1.股份的集中程度与公司治理
公司制这种关于企业委托一代理制的制度安排有可能会诱发代理人以额外补助的方式占有公司资源,由于代理人的收益不直接与股权收益相联系或很少联系,从而引致了所有者与治理者的目标存在分歧,所有者通常以利润最大化(或股东价值)为目标,而治理者则有其他的利益目标(比如高报酬、较低的努力程度、支出偏好、豪华的办公条件等)。因此,委托人对代理人进行监视是必然的。一般以为,小股东是广泛分散且不干预公司运营的缺位所有者的同质团体。考虑到本钱与效益的匹配,大股东会比小股东更有动机往监视治理者作出有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决策。因此,在其他情况相同的条件下,公司的股权结构越分散,委托人对代理人的有效监视程度越低,对公司绩效可能越有不利的影响。
在对引导治理者以最大化利润为目标的治理机制的研究中,依据代理理论,如其余情况相同,大股东将有更强的动机监控治理者,并具有更大的权力维护他们自身的利益,他们能够使经理职员增强最大化股东价值的倾向。另外,大部分国家的法律都支持大股东对董事会或经理的诉讼请求(孙永祥和黄祖辉,1999)。但是,随着持股份额的增加,股东的资产组合风险也将随之增加,因此在具有不同风险的不同公司中,大股东持股的最优化份额也会有所不同。并且,个别公司行为的性质和复杂性是变化的,这将会影响监控个别公司股东价值的边际效应。此外,一些学者还指出,在股权集中度与绩效之间的联系不一定是单向的,经理职员持有的股权在超过一定水平以后,将可能诱使他们掠夺小股东的财富。因此,特定公司的最优化股权结构包括在风险与激励效率之间的权衡。thom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