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政治学与企业领导治理体系建设
2015-10-13 01:14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微观政治学与企业领导治理体系建设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微观政治学与企业领导治理体系建设2001-07-06摘要:微观政治学派以
微观政治学与企业领导治理体系建设
2001-07-06
摘要:微观政治学派以为追求更多利益是人们活动存在的基础,也是导致人际关系冲突极为重要的因素。若要实现自身利益则必须尊重他人利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借助公道的权利结构来协调矛盾。将这个观点应用到夸大构建公道有效的治理体系,才能实现组织对环境变迁的适应及获取相应的利益。本文着重论述了微观政治学关于利与权的关系及其在企业治理体系中的应用,倾向于建立多元型领导体系结构。70年代初在西方治理科学领域就出现了注重组织治理和企业治理的微观政治学派,此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企业领导者关注微观政治在企管中的应用。“政治”一词的本意最初来源于(哲)人们对事物的一种基本看法,他们以为当人们之间存在着不同利益时,社会应为此而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手段或通过相应的途径,以协商与谈判来协调各自的差异,并由此建立起社会的规范和秩序。微观政治学派以此为出发点,将追逐利益和权力看成是出于人类禀性的最重要的人际行为方式之一,一切人际与组织行为方式均以此为基础,将冲突与协调看成是人们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核心内容。然而,协调利益冲突必须借助于权力,权力的公道构建又是权力正常发挥作用的基础。因此,从企业治理尤其是网络化的企业治理角度出发,组建有效的治理体系便显得尤为重要。从这个观点出发,本文试图将微观政治学派理论在企业治理体系组建中的应用勾画出来。
一、微观政治学派论权―利依存关系
(一)利益的自我约束与集体利益
利益是一种使人看重且对某人来说重要或有益的并让人产生偏爱和好感的东西。利益观念昭示着人们的基本行为目标,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对利益的追求和限制成为人们的行为及其行为过程的基本动力,不同利益的交织成为人们互相交往的重要的结构因素。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利益可分为自身利益和他人利益两大类。自身利益,即行为主体自身所深为关切并积极追求的利益。当人们考虑利益题目时不可避免会顾忌到同一社会、同一组织、或同一群体中其他人的存在,无疑,每一个“其他人”都有其独立的利益追求,而且相对于某种利益而言可能存在着很多的利益追逐者。以区别于行为主体的自身利益,某个行为主体可视他人所追求的利益为他人利益。
他人利益可分解为人性化的和事物性化的两部分。人性化的“他人利益”常以约束性方式由外部作用于某人身上。此外还有一些令人经常不再意识到的行为约束也属于这一范畴,由于他们经常以一种自然的、理所当然的形式作用于某(群)人。如文明社会里属正常的,理所当然的守时、诚信、可靠、敬业等等。倘若这些正常的行为约束遭到扭曲或破坏,则相关个人或群体的利益追求必受其负面影响。假如要求人们遵循这些行为约束,就不仅要求有相应的社会规范和企业文化,还要求有相应的客观上可操纵的程序来对此进行监视。这便是“他人利益”的事物性化。自身利益与他人利益的交迭部份被称为利益的自我约束(见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