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信息产业发展的鉴戒和启示论(3)
2016-01-21 01:01
导读:“跟进”并不即是永远的落后。我们要不失时机捉住各种机遇,培育我们特色上风和自主创新能力。随着技术的进步,中游成熟信息技术的生产分工将愈加
“跟进”并不即是永远的落后。我们要不失时机捉住各种机遇,培育我们特色上风和自主创新能力。随着技术的进步,中游成熟信息技术的生产分工将愈加精细,分工链条将变得更长、更多分支,在某一节链条上实现技术突破的机会就越多,这为我们在紧跟市场主流技术的同时实现技术跨越创造了条件。
产业上游技术代表着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我们一方面要重点跟进成熟技术,一方面又要积极跟踪上游技术的发展动态,在技术、规模和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加以发展。
3、构筑促进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微观基础和发展环境。
首先,要进步企业技术和市场的创新能力。企业是信息产业发展的主体,大力进步企业技术提升和市场拓展能力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增加研发投进,进步浙江省企业对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成熟技术的运用改造能力,通过企业的不断创新、应用,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和推动技术进步。捉住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发挥浙江省中小型企业机制灵活的上风,加快引进外资和加强对外合作,尤其是要注重与国际中小跨国企业的合资与合作,通过代加工、代设计等业务形式,积极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第二,加强载体建设,建立产学研互动机制。中介组织和各种公共研究机构以及高等院校是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气力,在信息技术的研究、转让以及市场化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杭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10个省级高新园区的载体作用,按照“明确目标、扩大规模。强化引进、加强孵化。营造环境”的要求,形成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一批信息技术产业基地,创建“天堂硅谷”。通过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建设,加大科技攻关能力,有选择、有重点地研究开发
软件工程等一批信息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浙江省信息技术的研发能力。通过孵化器、科技成果交易中心,加速信息技术商品化过程,建立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良好的互动关系。此外,要加大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激活用人机制,重点培养和引进信息产业高层次技术和治理人才。
中国大学排名 第三,改善信息产业发展环境。信息化是一个投资巨大、影响深远的事业,因此信息化建设必须基于科学决策和严格治理,政府要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继续加大投进,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先进的硬件环境;创造一个有利于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税收环境,并通过科技项目、科技奖励等措施,支持浙江省重点发展的信息技术和产品,引导信息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方向;构建逐步完善的投资体系。治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公平公道、有序竞争、完善规范的市场环境,疏通技术产品化通道,有效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促进浙江省信息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