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贸易保护的理论分析

2016-08-07 01:11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关于贸易保护的理论分析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摘要] 长期以来,传统贸易理论推崇自由贸易政策,因为其推进了各国福
   [摘要] 长期以来,传统贸易理论推崇自由贸易政策,因为其推进了各国福利的提高。但是在实践中一些国家却出台了贸易保护政策。关于贸易保护政策相关的理论很多,在此,本文对贸易保护理论构建一种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中国加入WTO后遭受反倾销为例,提出中国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 贸易保护 理论分析框架 国际政治经济学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新贸易保护主义日益兴起,对二战后所建立的国际自由贸易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全球化加快的国际背景下,有必要从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国际与国内的关联对贸易政策的演化趋势做出新的理论解释。这里先回顾一下相关的贸易保护政策。
  一、关于贸易保护的相关理论评析
  关于贸易保护,涉及国际贸易的理论主要有:一是重商主义,产生于17世纪资本主义原始时期。该学说认为,在对外贸易中一国之所得必然是另一国之所失,强调对外贸易是财富和价值的源泉,国家可以干预经济生活,不惜引起国家间的贸易冲突。二是保护幼稚工业论,产生于18世纪末期。该学说提倡在自由贸易时期,政府对其幼稚工业进行保护,在其强大后再与他国竞争。在实践中,这个理论成为工业发展落后国家保护其工业的主要理论武器。这个理论在中国广泛应用,有时称为“保护民族工业”。三是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其作为指导和论证政府行为的超保护贸易理论孕育而生。该理论发展了重商主义保护理论,提出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即一国的出口与国民经济增长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规律。二战爆发前,西方各国以该学说为依据,采取贸易保护政策以缓解经济危机。至今,该学说对有关国家制定其对外经济政策,处理国际经济关系,还有深远的影响。四是新贸易保护主义,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期间。该学说认为,经济上只有相对优势的国家为维护自己的经济领先地位和既得政治利益可以实施贸易保护政策。如政府采取增加该国企业竞争力的贸易保护政策,取得他国的“租”,使整个国家受益。在该学说指导下,西方国家频频采取贸易限制措施对他国施压,这常会引起贸易摩擦,扰乱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进而影响各国福利。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公共选择理论。它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政府政治行为和过程。其理论基本前提认为人类是理性的,特别是短视的、物质上的自我利益最大化者。一项贸易保护政策的出台过程往往是这样的:
  国内一些利益集团的惟一目标是寻“租”,在政治市场中与政治领导人、政府进行交易和角逐,使政府出台有利于他们的政策,使社会各力量达成妥协。
  关于贸易和投资之间关系的经济学理论。巴格瓦蒂经济学家从政治经济学角度认为,在存在贸易保护威胁的条件下,为了化解潜在的贸易保护威胁而进行的投资叫做“补偿投资”(quidproquoinvestment)。
  霸权稳定论(Theoryofhegemonicstability)。该学说认为,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当存在一个居霸主地位的经济大国时,自由贸易体制能够得到维持,前提是霸主国为其他国家免费提供进入本国市场、自由开放的贸易制度这些公共物品。但是,由于其他国家的“搭便车”(Free-Taking)行为,使霸主国维持这个自由贸易体制人不敷出,不得不放弃自由。
  1.贸易主义政策,转向贸易保护主义以维护自身利益。国家利益论。有学者认为,国家利益一般是指民族国家追求的主要好处、权利或受益点,反映这个国家全体国民以及各种利益集团的需求和兴趣。在国际政治中,只有国家利益是永恒的。当一国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以及背后的利益集团向政府求诉,从他国进口的产品对其造成了侵害,该国的统治阶级在权衡其内部集团的利益后,往往会实施贸易保护政策。
  “内嵌式的自由主义” (embededliberalism)。这个概念最早由鲁杰提出,其主要观点是:国际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把效率与更广大的价值结合起来考虑。在全球化面前,国内的弱势群体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弱势国家最容易受到打击。国家要发挥管理经济的作用。在设计国际经济体制的时候,必须兼顾国内劳工利益。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上述理论为我们分析贸易保护提供了一些很好的角度,但是它们的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主要表现在这些理论在分析贸易保护的时候从一般的层面上分析了各方面的作用,但是它们缺乏一种综合的分析方法,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
  本文尝试突破分析国际问题以国家为中心的范式,构建一种综合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这个框架既融合了政治和经济的分析方法,又注重结合国际和国内视角来进行分析,并尝试以一种跨地区的视角来进行分析。
  2.基本特征:
  (1)这一分析框架继承了国际贸易活动同政治之间关系这一传统,注意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相互依存和国际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界限混淆不清,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国际政治关系经济化和国际经济关系政治化。
  (2)这一分析框架强调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来对贸易保护进行解释。从宏观上看,把贸易保护置于国际体系和国际机制之中,这里假定国家行为是不变的,注重考察国际体系和国际机制对贸易保护的作用。从微观上看,是国内政治决定了国家的贸易决策和行为,进而塑造了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
  (3)这一分析框架尝试从地理的视角,即从区域主义与贸易保护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分析。通过这个跨空间的考察,找小区域主义与贸易保护之间的关系。
  二、中国遭受反倾销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国际上滥用倾销和反倾销已经构成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并成为21世纪贸易谈判的主要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贸易规模的扩大,国际上出现了针对中国滥用反倾销的趋势。据统计加入WTO以来,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美国和欧盟分别以年均7.2和2.4件的速度对华实施反倾销,导致对华反倾销的数量激增。对此进行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遭受反倾销并非纯粹为一种经济现象。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1.近年来由于中国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新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以及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出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出口逐年增加。相反,西方发达国家在三年前陷入同步衰退后,经济增长普遍乏力。这时,有关“中国威胁论”的论调愈演愈烈,认为中国的强大将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挑战国际格局,为各国限制中国的出口提供了舆论的基础。一些西方国家国内保守势力声称,中国外贸的增长对其经济安全形成了威胁,强烈要求政府对华采取包括反倾销在内的贸易保护措施。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将中国视为贸易和投资的竞争者,采取类似的贸易限制措施。可见,近两年一些国家对华反倾销的增多,既有复杂的经济背景,又有深层次的政治原因。
  2.从宏观上看,WTO是一种重要的国际贸易机制,较好地均衡了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的关系。中国在加人WTO时签订的议定书中有“非市场经济条款”,适用期15年。所以它在倾销价格的确认上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运用替代国的价格。这样,西方贸易大国就在这个国际机制允许的范围内,往往轻易地把中国企业产品的出口判定为倾销。从微观上看,一些国家对中国采取贸易歧视的政策,一些发达国家的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制定强硬的贸易政策,以迎合国内利益集团和厂商的需要,在政治大选中换取选票。
  3.从区域主义的角度看,以欧盟东扩为例。欧盟东扩为进一步发展中欧贸易提供了机遇,但是,欧盟东扩会助长其内部的贸易保护势力。从另一个方面,欧盟东扩很可能使其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兴盛,在经济相对落后国家的支持下,对华反倾销的势头更会高涨,将阻碍中欧贸易的进一步扩大。
  三、中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目前,中国正处于遭受他国反倾销的高发期,反倾销问题已经成为政府与企业不容忽视的问题。只有稳妥地应对,才能尽可能消除负面影响,为中国经济发展争取一个较好的外部环境。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1.重视反倾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认清中国目前所处的国际环境。如仅2003年国际上针对中国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立案59起,涉案金额达22亿美元,创历年最高。
  2.加强对中国人世协定中的“非市场经济条款”的研究。根据这个不利条款,WTO其他成员同可以在2016年前将中国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这已成为十国企业在应诉同外对华反倾销案中大量败诉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已采取了灵活的谈判措施,新西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三国已经先后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中国正积极与美欧国家谈判,争取得到市场国家的地位,为中国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贸易环境。
  3.积极展开反倾销调查来维护本国利益,中国国内企业应积极应诉。从1997年我国反倾销反补贴条例出台以来,截止到2003年,中国反倾销共立案25起(其中复审案件1起),保障措施1起。从日前的趋势看,中国企业无论是在国外遇到反倾销调查还是在国内遇到外国企业在中国倾销,都开始运用WTO的游戏规则来保护自己。
  4.应该注重完善中国的出口贸易秩序,协调好国内企业产品出口的数量和价格,提高产品档次,增强品牌营销与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和意识。尝试建立反倾销快速预警机制,使中国企业面对贸易限制时不再处于被动境地、总之,中国应当加强反倾销能力的建设,才能更好创造良好外部贸易环境,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参考文献:
  [1]李荣林: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的关系:文献综述[J].世界经济,2002年第4期
  [2]王逸舟:国家利益再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3]课题组:同异之间——我国与美日欧大国经济摩擦的特点分析.国际贸易,2004年第3期
  [4]李惠瑛:谨防贸易保护[J].国际贸易,2002年第4期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5]课题组:在开放中寻求安全[J].国际贸易,2004年第5期
  [6]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3~11/28/eontent_1202536l—htm

搜集整理:

    上一篇:技术创新在中国对外贸易增长中的作用及对策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