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我国近几年的国际收支状况和发展趋势

2016-09-09 01:09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浅谈我国近几年的国际收支状况和发展趋势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 要] 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在理论
   [摘 要] 国际收支双顺差是指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在理论上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是互补的,所以不可能同时出现顺差。但近几年,我国却出现了双顺差现象,这对我国国内经济正常运转和与国外的经济交往产生了不利影响。
  [关键词] 国际收支 贸易顺差
  
  1994年以来,除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资本与金融项目有逆差外,我国一直保持国际收支的双顺差。特别是2003年以来,双顺差规模呈迅速扩大的趋势。迄今,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达到一万五千亿美元。
  国际收支顺差使得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国际贸易摩擦增加;提高了外汇储备成本,增加了资金流出;导致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民族经济发展空间狭窄,出口结构难以调整影响了国内金融业利率市场化进程。
  下面通过对2005年到2007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报告的分析,来分析顺差背后的原因。
  一、经常项目分析
  2005年,经常项目顺差1608亿美元,增幅为134%。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342亿美元,增长128%;收益项目顺差106亿美元,增长200%;经常转移顺差254亿美元,增长11%。
  2006年,经常项目顺差2499亿美元,增幅为55%。其中,货物贸易顺差2177亿美元,增长62%;收益顺差118亿美元,增长11%;经常转移顺差292亿美元,增长15%。
  2007年上半年,经常项目顺差162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8%。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357亿美元,增长70%;收益顺差129亿美元,增长253%;经常转移顺差174亿美元,增长28%。
  可见,经常项目顺差大幅积累,其中货物贸易顺差是造成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原因,增幅都在60%以上。
  造成货物贸易顺差的原因:
  1.我国生产力大幅提高。改革开放28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平均达9.6%。改革开放,带动中国生产力大幅提高的同时,推动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2.我国低廉的成本吸引着全球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因此,在国内形成了以外资企业为主的加工贸易基地,且供应链不断延长,附加值不断提高,对一般产品的进口需求减弱。中国市场上外国品牌的产品中相当一部分已转为由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生产。我国的低廉劳动力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化为了劣势,导致对外贸易顺差持续增大,也加剧了同他国的贸易摩擦。
  3.国家为了保护相对较弱的行业,从而在关税壁垒方面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贸易保护。这使得国外的同类型产业,在国内失去了竞争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我国的进口需求。
  4.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多重限制,进一步扩大了中国贸易顺差。面对全球产业结构和全球市场格局的变化,美国依然奉行自由贸易主义精神,限制能源资源、高端技术和科技产品的出口。其结果是美国出口机会更少,导致美国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分析
  2005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30亿美元,下降43%。其中,直接投资顺差678亿美元,增长28%;证券投资逆差49亿美元,下降75%;其他投资逆差40亿美元。
  2006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00亿美元,较上年下降84%。其中,直接投资顺差603亿美元,下降11%;证券投资逆差676亿美元,增长12.7倍;其他投资顺差133亿美元。
  2007年上半年,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902亿美元,增长132%。其中,直接投资顺差509亿美元,增长64%;证券投资逆差48亿美元,下降83%;其他投资顺差426亿美元,增长21%。
  由上可知,近几年资本和金融项目均为顺差。其中直接投资顺差贡献最大,其他投资项目多为顺差,证券投资逆差呈下降趋势。
  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原因
  1.我国的对外投资情况。近几年,我国对外投资增加较快,2004年对外净投资18亿美元,2005年上升到113亿美元。该项目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经济稳定增长,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外汇供应充足,这些为企业境外投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国家不断完善境外投资的政策支持体系,推动“走出去”战略的有效实施,引导企业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获得更好的发展。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

  2.对外开放和面向市场的结构性改革,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FDI目的地国家。FDI的大量流入,从两个渠道加大了国际收支的失衡。FDI的流入直接增大了金融账户的顺差。
  3.境内机构调整境内外资产摆布,对境外证券投资规模大幅减少,是证券投资逆差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2007年上半年国家外汇管理局调减了短期外债指标,各商业银行境外融资规模受到限制,同时国内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国内贷款需求继续增加,为满足资金需求,商业银行调整境内外资产摆布,减少增持境外债券。
  三、我国国际收支状况的发展趋势
  1.从区域分布看,中国目前的外贸交易量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由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发达地区产业因本地投入成本快速提高而将其部分转移。外贸集中度较高的地区调整外贸增长方式,不仅会促使全国进出口贸易逐渐转向均衡增长,也可能意味着中国出口增长加速的动力在变小。
  2.从目的地看,中国与贸易伙伴的关系正在调整。中国在世界市场中的贸易格局正在从“相对集中”到“相对均衡”转变,对三大贸易伙伴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在中国最近几个月的出口增量中,和日欧相比,美国所占的比重有所提高,这将有利于中美贸易逐步走向均衡。
  总言之,笔者认为,受国内国外因素的影响,包括政策的干预,未来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现象会有所缓和,这对于缓解目前过热的宏观经济形势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李涵硕 孙 晶:解读我国近几年国际收支账户的持续“双顺差”[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
  [2]陈继勇 刘 威:2005年我国贸易顺差激增的原因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J].武汉金融
  [3]肖 崎:中国双顺差结构的可维持性分析[J].亚太经济,2006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搜集整理:

    上一篇:论国际商事惯例的内涵及其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