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中国贸易条件变化和波动情况的经验分析

2017-08-08 06:47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中国贸易条件变化和波动情况的经验分析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要:基于3省245个农户的调查表明,农民当前最急需的公共品是卫
  

  摘要:基于3省245个农户的调查表明,农民当前最急需的公共品是卫生医疗、农田基础设施;农民的公共品需求有如下特点:硬品优先于软品;物质需求优先于精神需求;现实优于长远;切身利益重于宏观环境。合意的公共品供给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粮食直补政策和义务教育,农民对公共品供给最不满意的是农村社会养老、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和农村金融。农民对公共品供给的满意度主要取决于公共品的规模、质量、价格和农户的人口社会学背景。最后,对农村公共品供需均衡矩阵进行了分析,并建议根据公共品供需衔接状况、农民对公共品供给的满意程度,实行不同的公共品供给策略。
  关键词:农户需求;农村公共品;供需均衡

  一、引 言
  
  关于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国内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比如,岳书铭、綦好东、杨学成集中分析了基于农户意愿的农村公共品融资问题[1];廖清成则从农村公共品供需偏好的角度研究了我国中部地区公共品供给问题,并表明农村公共品供给优先序不但受制于财政制度、体制,还受制于官员的考评机制[2];张素罗、张义珍从需求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公共品供给存在的问题[3];赵宇、姜海臣从主要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切入,表明主要农村公共品供给质量差已经取代供给数量不足成为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首要问题[4]
  近年来,笔者一直在关注公共品的供给问题[5],并坚持对山东省农村公共品供给情况进行连续的调查研究[6,7],探讨了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机制、供给边界以及财政体制完善与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结合等问题。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还有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譬如,农民对农村公共品的真实需求及其对供给的满意情况怎样?农村公共品的供需衔接状况如何?为此,本研究设计了三套以农户为调查对象的调查问卷①,2007年7~9月,课题组成员对山东、江苏和河北3省53个村庄的245个农户进行了入户调查。调查数据的处理使用STATA软件。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调查样本的地理分布见表1。
  
  
  
   从收入水平看,2006年,被调查户的人均纯收入4486元(高于全国3587元的水平)其中有79.5%的家庭有来自非农业的收入;从年龄分布上来看,30-50岁的调查对象占62.86%;从文化程度上看,87.75%的调查对象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对调查所涉及的问题能够有较好的理解。以上各种不同角度分类汇总的情况表明,本次调查所选取的对象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因此本次调查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二、农民的公共品需求分析
  
  为反映农民的公共品需求状况,笔者将目前的农村公共品大致划分成基本生产类、基本生活类和福利保障类三类,在每类中都列出具体的公共品项目,并要求调查户根据其期望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下面的分析主要是基于农户排序的统计结果。
  (一)基本生产类公共品需求
 
  众所周知,农田基础设施(机井、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等)、农业技术推广与(种植、养殖、加工等技术和技能的推广等)、农业灾害防治(水旱灾害、火灾、病虫草鼠害等)、农业市场与信息服务(集贸市场、农产品买卖行情等)、农业生产资料(良种、化肥、农药、农机具等补贴)和资金支持等是目前影响农村生产的重要变量。表2是调查农户根据重要程度的排序统计结果。①
  从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如下三个基本结论。
  第一,农业生产的公共“硬品”需求优先。从表
  ① 调查中对全部调查项目进行分项统计,并赋予各顺序与其序号相同的分值(即排序为第1位记为1分、排序第2 位的记为2分,以此类推) ,用各顺序的被选频数乘以其相应分值,再累加计算总分,依总分值由小到大为序,即总分愈小,排序愈靠前,总分相同时,以第1位被选频数多的选项居前。2可以看出,相比较农业科技、资金支持、农业市场与信息服务等公共“软品”,农田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排在前两位,充分表明这两类公共“硬品”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基础性意义,特别是农田基础设施公共品,直接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因此有近40%的农户将其视为最重要的生产类公共品,总体需求也是名列前茅。

搜集整理:

    上一篇:对中国跨国经营企业“涌现”现象的理性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