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转轨中的经济重构、均衡失业与经济增长

2017-08-14 05:51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转轨中的经济重构、均衡失业与经济增长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一、引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结构调整(重构)的角度对
   一、引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结构调整(重构)的角度对转轨过程中出现的失业现象进行再认识,并探讨经济重构中符合福利最大化原则的均衡失业路径。从全球范围来看,经济的重构是每个转轨经济国家都要面对的问题,而这一过程均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失业(Burda ,1993;Chadha,etc.,1993;Garibaldi ,etc.,1998)。伯达曾经论证过,当考虑失业在经济重构中的必然性和失业给社会带来的损失时,上存在着一条最优失业率路径,使得转轨经济中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符合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原则(Burda ,1993)。本文是对伯达模型的一个拓展,我们将证明当人力资本因素对生产过程产生时,经济重构中的最优失业路径将是失业率突然升高,然后再逐渐下降。因此,转轨过程中政府不应过于严格地控制隐性失业的显性化,而应着眼于建设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经济重构中劳动力供需匹配(matching)的效率。本文的第二部分将通过一些数据来说明经济转轨过程同时也是经济重构的过程,并以一个简化的匹配模型来模拟结构的转变。

  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我们将运用动态规划来探讨经济重构中的均衡失业和经济增长问题。最后,我们将针对本文的结论进行一些深入的讨论,并结合转轨经济的实践得出一些有意义的政策含义。


  主要:

  林毅夫、蔡昉、李周,1994,《的奇迹:战略与改革》,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一版。

  陆铭,陈钊,1998,《体制转轨过程中的渐进改革措施──国有二层次内部劳动力市场的效率改进》,载《经济》1998年第11期。

  Bilsen,V.and J.Konings ,1998,“Job Creation,Job Destruction ,and Growthof Newly Established,Privatized,and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Transition Economies:Survey Evidence from Bulgaria ,Hungary ,and Romania ,”Journal of ComparativeEconomics 26,429-445(1998)。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Blanchard ,O.,1991,“Notes on the Speed of Transition Unemployment and Growthin Poland ,”mimeo.

  ——————and L.Summers,1987,“Hysteresis in Unemployment,”European EconomicReview 31:288-295.

  Boeri ,T ,1994,“‘Transitional’Unemployment,”Economics of Transition ,Vol.2(1),1-25.

  Burda ,M.,1993,“Unemployment,Labour Markets and Structural Change in EasternEurope,”Economic Policy ,April 1993,16-17:102-28,132-7.

  Chadha,B.,F.Coricelli and K.Krajnyak,1993,“Economic Restructuring,Unemployment,and Growth in a Transition Economy,”IMF Staff Papers,December 1993,40(4):744-80.

  Lane,Timothy D.,1994,“Wage Controls and Employment in Economies in Transition,”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9,174-187.

  Lu Ming and Chen Zhao ,1999,“Wage and Employment Bargaining in TransitionalEconomies :A Comparative Study and An Analysis of China Case ,”DOCUMENT DE TRAVAIL,No 99/58,CENTRE D‘ETUDES DE L ’EMPLOI,Paris ,France.

  Garibaldi ,P.and Z.Brixiova,1998,“Labor Market Institutions and UnemploymentDynamics in Transition Economies,”IMF Staff Papers,Vol.45,No.2,269-308.

  Pissarides,C.,1985,“Short-Run Equilibrium Dynamics of Unemployment,Vacancies,and Real Wag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5,676-690.

  Shapiro ,C.and Stiglitz ,J.1984,“Equilibrium Unemployment as a Worker DisciplineDevic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4,433-444.

搜集整理:

    上一篇:经济转轨与不确定性:微观视角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