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 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资源的紧缺,循环经济理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分析了生态城市建立的条件和步骤,提出了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若干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 生态城市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其理论萌芽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具体原则形成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杜邦公司提出的“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 、再利用(Reuse) 、再循环(Recycle)原则。它的思路是改变了传统经济中“资源——产品——消费——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线性经济模式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自然生态模式,其理想境界是追求污染的“零排放”,最基本的精神是清洁生产。简而言之,就是按照生态经济规律来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最早利用循环经济的国家是德国,亚洲搞得最好的国家是日本,而我国的循环经济理论是从2003年起进入了实践推进阶段。
1 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制约条件及步骤
1.1 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研究中提出的,是代表一定地域空间内人与自然系统和谐、持续发展的城市类型的高级阶段、高级形式。具体的说,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公平承载系统份额的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它是基于生态学原则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一个城市不管多么贫穷或富有,只要能高效利用资源,在系统内部及外部建立和谐的生态关系,城市拥有充沛的活力,这个城市就处于健康状态,即生态城市。由于生态城市建设和发展要充分融合社会、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以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的充分和谐。因此,根据现代化进程生态城市可以被分为工业型生态城市、人文型生态城市。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2.2 制定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从宏观上支持环保产业发展
环境优美、宜人是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标志,良好的城市环境能带来良好的投资环境。为了鼓励、企业和城市建设者们提高环境保护的综合能力,应加大立法步伐合理的制定相应的财政税收政策,从宏观上支持环保产业发展。对,应赋予原先“谁污染,谁付费”条例新的内容,提高污染的罚款力度;对企业作到优惠政策引导,从价格、税收、资金、水电等方面优惠那些通过资源综合利用而生产出来的产品;对于城市建设者而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关键,提高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和处理深度,鼓励节约用水,为此城市污水处理过程中如涉及到筹建污水处理厂以及铺设相应的管网项目,应尽量参考国际惯例将厂、网分开,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全部进入市场,而污水管网投资则仍主要由政府承担。目前,我国全国人大已经通过并实施了《清洁生产促进法》,这是从法律上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开端。
2.3 树立绿色消费观念,建立新的循环经济伦理体系
绿色消费应包括绿色产品、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和物种的保护等。其不仅应涵盖生产过程,还应和人们生活消费过程息息相关。要树立绿色消费观和价值观,建立新的循环经济伦理体系,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法律上,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令、法规来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如加大罚款力度和强制实施IS014000等措施;二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加强“道德”、“意识”方面的宣传和社会舆论来自觉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充分意识到环境和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以及循环经济模式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目前,中国大多数消费者已经逐步认识到,环境的破坏,必将危及到人类的生存,所以带有“环保标志”的产品和绿色食品特别畅销。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2.4 推行住宅生态化
进入21世纪后,购房和装修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之一。生态住宅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也随着房地产热和经济发展渐入人心。生态住宅应符合以下三大主题的住宅,即以人为本,呵护健康舒适;资源的节约与再利用;与周围生态环境的相协调与融合,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居住环境。作为生态住宅的主要着眼于城市居住环境的系统化、生态化、经济化和人性化,使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统一。 在建设部发布的《绿色生态居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的征求稿意见中,对能源、燃气的优化、室内外公用场所等环节都有了相应的规定。
2.5 完善绿色循环经济核算体系的研究
据统计,美国20世纪90年代,用于环保投资额就占工业总产值的12%;英国电力公司计划耗用70亿美元的防治费用以达到欧共体SO2排放指标;我国每年用于改善环境的经费高达2 830亿元。建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所产生的费用和效益必然是各大中型企业考虑的问题,所以在传统的会计核算体系中应增加补充考虑绿色资产、社会成本、环境成本、绿色利润等诸多问题,特别在编制会计报表中,应重点突出绿色会计的核算资料,充分披露绿色会计信息。在报表附注、财务状况说明书中还应客观揭示企业生产活动所消耗的资源、环境污染的程度及所造成的社会责任成本、罚款等情况。
总之,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建设将有助于人类利用有限的资源,有利于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符合经济发展的需求,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性的保证,也是未来社会发展前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吴季松.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