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所谓日元国际化,实质上就是日元的国际通货化,即日元不仅是日本的货币,而且在国外也要被广泛地保有和运用,从而成为一种在国际上广泛流通的国际货币。鉴于日元国际化是日本经济国际化特别是金融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经济国际化、金融国际化也将面临人民币国际化的重大课题,所以,研究日元国际化的经验,对我国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一、日元国际化的发展
1.日元国际化的起步
自上世纪70年代初国际通货体制由固定汇率制转向浮动汇率制以来,因日元升值,对外贸易按美元结算就使日本企业产生了汇率风险的问题。特别是船舶和机械设备出口,由于出口信贷的比重很大,在回收债权中就不可避免地蒙受了相当的损失。所以,把出口贸易由美元结算改为日元结算,就成了日元国际化的最初动因。1970-1980年,在日本的出、进口额中,按日元结算的比重分别由0.9%和0.3%,提高到了29.4%和2.4%。
70年代后期,由于日元升值和美元危机的发生,世界各国开始出现了日元需求。其具体表现,一是境外居民日元存款和购买日本债券、股票的数量开始增加;二是由于日本利率低,世界各国对日元外债和日元贷款的利用也开始增加了。1976-1980年,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的比重为由2.0%提高到4.5%。1982年,在欧洲金融资本市场的通货构成中,日元占1.6%;在国际债券发行额中,日元债券占5.6%;在各国银行对外资产中,日元资产占3.7%。
面临日元国际化的发展,1978年12月,大藏省提出了“正视日元国际化,使日元和西德马克一起发挥国际通货部分补充机能”的方针,并采取了“大幅度缓和欧洲日元债发行方面的限制”和“促进日元在太平洋地区流通”等政策措施。
二、日元国际化的再次提出及其背景
1998年5月,在加拿大举行的APEC财政部长会议上,前大藏大臣松永在发言中提出了“采取紧急措施,进一步促进日元国际性运用”问题;同年10月,大藏省又提出了《关于推进日元国际化的政策措施》。以此为契机,日元国际化再次成了日本政府的政策课题。日元国际化再次提出的背景是:
1.日元国际化的落后
由于90年代日元国际化的停滞和倒退,日元国际化已处于了明显落后的状态。主要表现在:
(1)日元的国际地位与日本经济的国际地位不相称。1999年,日本、美国和欧盟的GDP各占世界的14.5%、28.8%和27.4%,日本的比重已超过了美国和欧盟的一半以上。然而,在世界各国的外汇储备中,日元只占5.1%,与美元的66.2%和欧元、英镑合计的16.5%相比,只分别相当于其7.7%和30.9%;在全世界的国际债券余额中,日元债券只占10.5%,与美元债券的47.1%和欧元圈通货债券、英镑债券合计的36.5%相比,只分别相当于其22.3%和28.8%;在各国银行的对外资产中,日元资产只占9.0%,与美元资产的39.5%和欧元圈通货资产、英镑资产合计的31.9%相比,只分别相当于其22.8%和28.2%。上述比重与日本世界第一贸易和经常收支黑字大国、资本输出大国、海外纯资产大国的地位是很不相称的。
1999年1月欧元正式启动,对以美元为中心的现行国际通货体制是一个重大的挑战,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美元所受到的最大冲击。鉴于欧盟在经济规模方面已与美国不相上下,在贸易和资本输出方面则都大大超过了美国,所以,在欧盟与中欧、东欧以及非洲和亚洲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大趋势下,欧元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成为与美元相比肩抗衡的基轴通货。以欧元的国际通货化为契机,从美元一极中心的时代向多极化通货体制时代的转移,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的了。与此同时,国际商品交易和金融、资本交易中所使用通货的多样化,也必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这样,日元国际化就既面临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4.日本金融改革的进展
面临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和日本金融危机的严重局面,1996年11月,桥本政府提出了标新立异的“金融大爆炸”,意在彻底改革金融。1998年4月,以修改《外汇法》为首,按桥本首相“自由、公正、全球化”的改革三原则,日本政府全面推进了金融改革,其重点是改变传统的金融保护行政,在金融领域引入竞争机制,通过金融机构的改革和重组,来改善金融机构的经营,提高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并进一步提高东京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确保东京金融资本市场对伦敦和纽约金融资本市场的竞争优势。这样一来,就既为日元国际化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又对日元国际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日元国际化的政策课题
1.重建日本经济
要改变目前日元国际化被动落后的状态,当务之急,就是通过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重建日本经济,实现日本经济的潜在增长力。为此,首要前提是尽快解决金融机构持续增加的巨额的不良债权,消除金融危机的威胁,保持金融系统的稳定,恢复国内外对日本经济和日本金融的信任。
2.确保日元汇率的稳定
在浮动汇率制下,美元、欧元和日元这三种最主要的国际货币汇率的经常变动,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普遍的汇率风险。就日元而言,其汇率变动风险已直接影响到与其经济关系密切的东亚各国。正因为如此,所以对于2001年12月以来的日元贬值,各国就担心其诱发亚洲各国货币新一轮竞相贬值的危险性。由于日元国际化离不开东亚各国的支持,特别是离不开东亚各国货币制度和外汇制度的改革,因此保持日元汇率的稳定,对日元国际化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日本不仅需要加强与美国和欧盟的政策协调,而且还需要加强与东亚各国的政策协调。
(1)改善国债市场的投资环境。以境外居民保有和运用日元资产的重要途径为中心,1999年以来,日本政府已就国债市场的改革开放提出了如下政策措施:第一,改变政府短期证券的发行方式:从1999年4月起,开始实行短期政府证券市场公开招标的发行方式。第二,减免税收:从1999年4月1日起,对符合规定条件的短期贴现国债和短期政府债券的偿还收益,在发行时免征源泉税;从1999年9月1日起,对境外居民和外国法人认购国债的利息收入,凡符合规定条件的,都免征所得税;从2000年1月1日起,在国债利息课税的对象范围中,取消个别登记国债的利息。第三,增加国债商品的种类:从1999年4月起,开始发行1年期的短期贴现国债;从同年9月起,开始发行30年期的附息国债;从2000年2月起,开始发行5年期的附息国债;从同年6月起,开始发行15年期变动附息国债;2001年末又开始发行3年期贴现国债。第四,提高国债交易的透明度:从1999年1月起,废除国债提前偿还的条款;从同年3月起,开始实行国债招标日程和发行额事前公示的制度。第五,提高国债市场的流动性:从2001年3月起,实行国债即时品牌统一的方式。
(2)改革证券交易的结算系统。在欧美各国,证券交易结算一般都实现了即时总额结算化和证券资金同时结算化,不仅结算方便,而且结算期间也大为缩短了。特别是欧洲,自欧元启动以后,证券交易的结算系统进一步改善,在跨国交易方面各国也正在建立统一的结算系统。相比之下,日本证券交易的结算系统却依然是按证券种类由不同的证券结算机构分别结算。由于是按各不相同的交易规则和交易手续结算,所以不仅结算速度慢,而且在安全性方面也有令人担忧之处。由于方便快捷的结算系统是使外国投资者放心保有和运用日元资产的重要前提,所以,参照欧美各国的经验,尽快建立股票、公司债、国债等各种有价证券统一结算的系统,就越来越必要了。为此,从2001年1月4日起,日本银行已开始实行了国债交易即时总额结算,并要求民间金融机构也建立类似的国债交易结算系统。2001年4月,日本证券业协会也公布了国债交易的结算规则,决定合并实施国债交易即时总额结算方式。
日本作为东亚国家,与亚洲各国的关系特别密切。所以,从三极通货体制或三大货币圈的发展趋势看,日元国际化的重点是亚洲,即日元国际化首先要使日元成为在亚洲广泛保有、运用和流通的国际通货,并由此而形成与美元圈、欧元圈相抗衡的“日元圈”。所以,推进亚洲的金融合作和金融联合,对日元国际化就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推动亚洲各国在货币和金融方面的合作。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从确保金融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出发,东亚各国已充分认识到了区域内货币和金融合作的重要性。为此,1999年11月,10+3领导人会议已就加强货币和金融方面的合作达成了共识,2000年5月各国财政部长会议又达成了加强货币合作的“清迈协议”。以此为基础,日本将进一步推动与东亚各国在货币和金融方面的合作。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2)消除东亚各国对日元国际化的疑虑。尽管东亚各国有加强区域内货币和金融方面合作的愿望,但由于日本在国际化、全球化战略方面更多地考虑日美关系,现在又急于摆脱长期经济停滞的局面,所以,东亚各国普遍担心日本在日元国际化的名义下我行我素,把汇率风险转移给周边国家。对于东亚各国来说,他们首先关心的并不是日元国际化,而是如何建立确保区域内汇率体系稳定的机制,以及如何促使日本把对外经济战略的重点转向东亚,扩大对东亚各国的贸易和投资。所以,如何消除东亚各国对日元国际化的疑虑,乃是推动亚洲各国在扩大货币和金融方面合作的前提。(3)促进亚洲外汇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了在贸易和金融、资本交易中更多地利用日元,建立日元和亚洲各国货币直接交易的外汇市场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有效的途径。然而,从目前亚洲各国货币对日元的交易量来看,亚洲外汇市场的建立并非容易。为此,日本将继续设法增加亚洲各国货币与日元的交易量,并在交易量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探讨开展直接交易的途径。另外,为了使亚洲通货间的外汇交易不依赖美元的中介机能而独立地进行,各国货币当局相互保有对方的通货乃是不可缺少的条件。所以,尽管亚洲各国货币国际化的程度很低,但随着各国金融、资本市场的开放和日本国际投资的扩大,只要日本带头持有亚洲各国的通货和有价证券,就会通过推动各国货币的国际化来推动亚洲外汇市场的发展。
(4)推动东亚各国金融、资本市场的开放。与西欧相比,由于东亚各国经济国际化和金融自由化的落后,大多数国家在外汇交易中都仍然实行按实际需的原则,本国货币的国际化也没有提到各国的议事议程,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日元与东亚各国货币间的外汇交易,是影响日元国际化进程的严重障碍。所以,在亚洲货币、金融合作发展的形势下,特别是在日本-新加坡自由贸易区、日本-韩国自由贸易区、日本-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东亚自由贸易区形成和发展的趋势下,日本将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全面发展与东亚各国的经济合作和经济联合,并借机推动各国放宽规制、促使各国加快实现金融、资本市场的开放和自由化。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