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作为人类的普遍原则越来越为人所接受。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他们已经建立了发达的市场经济和完善的民主政治。而对于大多数其他国家特别是前共X党国家来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要想得到充分的发展,必然要接受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而中国,我们这个曾经世界上最大的计划经济国家,在邓小平所开创的改革开放的旗帜下,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必然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我们要在二十一世纪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必然要面对经济和政治在转轨过程中的种种困难,沉着做出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战略思考和东欧及独联体国家不同,我们所采取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鉴于大多数转轨国家在激进社会改革中出现了重大的失误,我们采取了渐进式的转轨改革方式。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杜绝出现类似的错误,而且也不能全盘否定他们的改革,我们也要借鉴他们在改革过程中的好的经验。去应对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遭遇到的挑战。
一: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所有制制度的重新确立。
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左”的思想的左右下,我们实行的是单一的严格控制的公有制,甚至出现人I民公社这种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畸形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摸索,我们又重新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不否认,对于当代中国而言,这种所有制对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就我而言,这种经济制度的确立仍没有给予私有制以正当的和应有的地位,在新的形势下,它已经无法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当然无论是从令人头痛的意识形态考虑还是社会主义的自身性质,我们都无法和不能否认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地位,但是公用制的主体地位并不能代表起在社会经济中发挥到了主体作用。在多年的计划体制的束缚下,我们造就了世界上最落后最无效的经济。除去在垄断行业的因素,公有制的作用还远远比不上只有二十几年寿命并在很长一段时间为人所批判的的私有经济及其本质相同但更先进的外资经济。而后者正是当代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的催化剂。在公有制内部,国有企业的严重亏损以及低效率问题已经严重增加了中国经济的发展风险,而农村的土地经济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后的八十年代又过一段发展,而现在则是危机重重。即使是长期不被所谓的“马氏”经济学家所承认的集体经济,除了在八十年代捧出“苏南经济”模式而红火一阵外,最终败在以私有经济为主的“温州模式”下。而其当年发达的集体经济现在除了满足当地的压力外,毫无活力而言。在经济全球化和改革继续深入的大背景下,我们绝不能再受僵硬的教条主义的意识形态所束缚,再向无辜的私有经济戴大帽子了,我们应该坚持对公有制的深层改革。只要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硬性分割所有制和规定各所有制的性质毫无意义而言。非公有制包括私有制和外资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间资本的积累和社会生产率的提高,这些作用在公有制特别是国企在短时间内所不能完成的。尽管在短期内造成了社会财富的分配差距和阶层的分化(这些我将进一步阐说),相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民皆穷的境况莫不是巨大的飞跃。而过去公有制改革所实验出的集体经济,虽然也得到过官方的承认,但严格意义上说,我认为根本就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产物。即使在宪法规定下,基层政府也无权使用人I民的资金,除非在完全意义上的民众自愿,否则基层政府的市场运作就有越权之嫌。在市场经济下,市场的主体只能是它的参与者而非监督者——政府。所以,现时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改革,目标就是建立完全适应经济发展的所有制。政府作为市场的监督者,有必要也有义务根据优胜劣汰的原则淘汰落后的经济体制,逐步建立适应发达市场经济的先进所有制制度,。
二:改革道路上的“三农”关。
无论是前任朱容基总理,还是现在的有农业背景的温氏政府,无不对我国现在的“三农”问题痛心疾首。湖北省监利的一个普通的乡党委书记,因为上书总理“三农”问题而全国闻名。可见在中国国民经济繁荣的背后,农业潜伏着多么大的危险。尽管农业在国民经济所占比例微不足道,但是农业作为新中国经济的母乳,其重要性和改革的必要性必须得到最大的关注,这也是我将“三农”问题放在第二讨论的原因。新中国建立后,照搬苏联的经济体制,也部分是由于国际环境的影响,我们的政府依靠残酷剥夺农业的产值来发展经济。几十年来,我们的工业取得了巨大发展,但是直至今日,农民兄弟仍默默忍受着工业对农业的巨大剪刀差。在发达国家甚至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政府都会对农业进行补贴,以支持本国农业的发展。现金我国农业的危险局面,绝不能归咎于农民兄弟的懒惰与无能,只能是我们自己政府的责任,而也必须由政府负责。至少在我的观察中,农业真的到了无法发展的境地了。农民除非是外出打工,否则单纯依靠农业收入根本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而在农村,除了农民的极端贫困外,他们还要面对基层政府的压迫和尖锐的阶层分化问题。这些共同构件的农村社会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头号问题。朱容基总理已经开始对农业进行改革,如税费改革和粮食收购改革。其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我认为农村问题的根本在于产权不明的问题,农民只拥有对土地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而脆弱的使用权又容易被专横的地方政府所剥夺。所以朱总理的改革只是涉及到一些皮毛而已。对于他的继任者温XX总理,我相信以他的农业背景,肯定能意识到农业的根本问题并对之进行实质的改革。我的期望是,
三:新经济下的阶层分化和财富分配问题。
像我这么大的年龄,是无法想象我们的前辈们所生活过的计划经济下的绝对平均主义的。我曾看过著名作家张贤亮的《小说中国》,他对当时的社会有具体的描述,我也不禁对当时人I民的生活状况感到万分惊讶。,相信年长的老师可能对往事留有记忆。尽管今日无论那是如何的仇富,对富人如何的咬牙切齿,他也不愿在回到当时那个社会下去生存。对于以前的“一大二公”的社会,无论当时的喉舌是如何的赞美,我们新时代的公民都应该坚决摒弃。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四: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的危机与完善。解决所有制、“三农”以及阶层分化和财富分配问题,只是为今后的经济进一步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但如果其他条件不具备,则经济的发展不可能会长远,甚至会前功尽弃。所以要想经济能够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同时要解决好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第一:人口压力和问题。
五:政治体制的改革。
作为一名生,对我国的政治改革当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八九”学运之后,对于政治体制的深层改革,基本上已经完全陷入了停滞。而我们尽管在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的极权政治体制仍为文明国际上所指责,除去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和少数别有用心的之外,他们的指责还是不能一概否定的。计划经济之所以会输给市场经济,不仅仅是资源配置上和生产力上的无效率,其维系基础的计划极权政治体制落后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因为对于真正的市场经济来说,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公平的竞争和分散的决策过程,而这一过程是必须完全透明的,不存在当权者和拥有和决策者良好关系的人在竞争上占有任何的优势。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把建立发达的完善的优势运行经济作为发展的模式,相应的我们必须同时也应建立健全的法治社会。其实在严格意义上说,使经济就是民主经济,这个词和自I由一样,在当今中国好像没有它本来的意思。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我们中国,除去极少数的食古不化的“左王”外,相信社会包括所有的生都不会再囿于意识形态上的争论了。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市场经济必须以法治和民主保驾护航。而在市场经济下,不管是民众还是政府都必须尊重市场主体的权利和理性判断。在上世纪胡耀邦主政时,曾对政治体制进行了改革,但是后来因为“反资产阶级自I由化”而中途夭折。其后的几届政府,在政治改革上都小心翼翼,没有深层的改革。即使是后来朱容基总理的精简冗员和乡村基层直选,也只是动皮毛而无伤胫骨。而外界对于新一届的胡XX政府的可能进行政治改革的期望,也因为胡主席的“七-一”讲话而破灭,讲话只是强调了他的前任江主席的“三个代表”思想。不论现任政府的沉稳有多大的深层原因或是苦衷,但是从发展的角度,进行政治改革对现行的落后政治体制来说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现行体制脱胎于计划体制,其僵硬的体制在计划经济时代可能会勉强维持,但在竞争性的市场经济,其弊端便暴露无疑。当今社会严重的官员腐败、司法腐败以及决策失误等问题可以完全归咎于僵化的政治体制,我们可以说西方的民主是虚伪的,但是就在他们的制度下,官员受到真正的制约。反观我们的官员体制,其制约的功能只在上级官员手里,这就必然会造成官员对上不对下负责。对于治理中国达五十多年的中国共X党来说,管理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考虑到民众的素质和国家的国情,我们不会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实行多党制,但是为了顺应世界的潮流,应该改变党对国家的管理方式,而执政党也必须加快自身的转变,由先前的革命党转化为全民执政党。我们应该坚持胡耀邦总书记的党政分开的改革,党负责对政府的监督,而政府的具体事务党不必进行参与。再就是实行新闻自I由,开放报禁,允许民间自I由办媒体,使新闻媒体能真正成为第四权,起到监督政府和执政党的作用。还要以基层直接选举为起点,逐步在市级和省级实现真正的民主选举,淡化党的组织部门的选干作用。要尽快建立独立的拥有高度尊严的司法制度,健全国内的法治环境,以真正杜绝官员的腐败现象。一相情愿的吹嘘所谓的“亚洲价值观”,只能是自欺欺人。民主、自I由才是人类普遍的价值,而因为少数人的利益坚持固有的落后集权政治体制,总有一天会葬送我们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成果。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