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的比较优势与贸易自由化战略的思考
2017-09-14 04:50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对中国的比较优势与贸易自由化战略的思考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认识国情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基础。从国际角度看,认识国情
认识国情是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基础。从国际角度看,认识国情的重要内容是了解一国各类经济资源在国际市场与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以便最有效地利用国际贸易(包括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发挥比较优势,提高竞争优势,最大限度发挥自身发展的潜力。
一.比较优势与显示比较优势系数的含义
亚当·斯密最早提出“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生产技术的绝对差别,各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后来,大卫·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每个国家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比较劣势”的产品,从而获得“比较利益”。
衡量各国产品的比较优势一般有两种方法。其一是用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即产品A的相对劳动生产率等于产品A的人均产量与其他产品的人均产量之比,产品的相对劳动生产率越高,比较优势就越明显;其二是用产品的相对成本来衡量,即产品A 的相对生产成本等于产品A的单位生产成本与其他产品的单位成本之比,产品相对成本越低,比较优势就越明显。〔1〕
实际上,用以上两种方法衡量各国贸易的比较优势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国际贸易理论中通常引入“显示比较优势系数”(RCA,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s)来衡量比较优势。〔2〕该系数定义为:i国k产品贸易量占i国贸易总量比重与世界k产品贸易量占世界总贸易量比重之比。如果该系数大于1,视为i国k产品具有“比较优势”;若小于1,则视为具有“比较劣势”。从动态观点看,该系数上升, 视为i国k产品具有动态“比较优势”;若该系数下降,则视为动态“比较优势”下降。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二.中国比较优势的变化(1980~1994年)
表1列出了中国农业密集产品、资本密集产品、劳动密集产品、 矿产密集产品共四类资源密集产品比较优势系数的变化。计算样本年分别为1975年,1980年,1985年,1990年和1994年。
表1 中国不同资源密集产品显示比较优势
系数变化(1975~1994年)
1975年 1980年 1985年 1990年 1994年
进口
农业密集 1.223 2.022 0.7195 1.202 0.8639
资本密集 1.323 1.215 1.488 1.141 1.170
劳动密集 0.7617 0.9006 0.9636 1.099 0.8996
矿产密集 0.3633 0.1349 0.2133 0.3552 0.5710
出口
农业密集 2.258 1.665 1.491 1.267 1.023
资本密集 0.3174 0.3592 0.2557 0.5487 0.5358
劳动密集 2.481 3.292 3.323 3.019 3.561
矿产密集 0.7473 0.8728 1.251 0.7768 0.5459
资料来源:International Economic Databank (IEDB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1975~1985年数据使用IEDB估计数计算;1990年和1994年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局数据计算。
1.进口
农业密集产品比较优势系数,经历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过程:1980年为2.022,1985年下降为0.7195,1990年又上升为1.202,1994年又下降为0.8639。资本密集产品比较优势系数,呈现上升、下降趋势:1980年为1.215,1985年上升为1.488,1994年又下降为1.170。劳动密集产品比较优势系数,1980年为0.9006,1994年为0.8996。矿产密集产品比较优势系数,1980年为0.1349,1994年上升为0.5710。上述系数表明,中国农业资源、矿产资源、资本资源相对稀缺,不具有出口贸易比较优势,理应利用进口贸易比较优势。但从实际系数看,只有资本密集产品进口比较优势系数超过单位1,而农业密集和矿产密集产品进口比较优势系数均小于单位1, 反映这一时期中国的农产品和矿产品仍实行“进口替代”战略,采取“高度自给自足”模式,没有充分发挥进口比较优势。
2.出口
农业密集产品比较优势系数呈不断下降趋势,1980为1.665, 1994年为1.023,但仍具有比较优势。安德森等人认为,一个国家越是缺乏耕地资源、经济增长越迅速,其农业比较优势下降速度就越快。〔3 〕中国在粮食出口方面已不具有比较优势,但在非粮食农产品(如水产品、畜产品、水果、蔬菜、烟草等)出口仍具比较优势,从而导致整个农产品出口比较优势系数在下降。劳动密集产品出口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其系数呈不断上升趋势,1980年为3.292,1994年为3.561。资本密集产品出口不具有比较优势,这一系数1980年为0.3592,1994年为0.5358。矿产密集产品出口不具有比较优势,这一系数1980年为0.8728,1985年上升为1.251,而后不断下降,到1994年已降至为0.5459(见表1)。这表明,1980年以来,出口方面劳动密集型产品充分利用了比较优势,农业密集产品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资本和矿产密集产品已不具有出口比较优势。
3.资源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与我国资源禀赋状况的关联度
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劳动力供给人口占世界总量的1/4以上;耕地面积和水资源二大农业资源十分紧缺,均占世界总量的7%;煤炭资源和水电资源十分丰富,分别占世界总量的10.97%和13.22%,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十分贫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34%和1.20%;资本资源相对紧缺,国内投资额占世界总量的3.4%;技术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以表现一国技术创新和技术发明能力的国际专利数而言,中国仅占世界总数比重的0.27%。各国的自然禀赋是很难改变的,但是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改变获取资源禀赋的能力,同样可以形成自己的相对优势。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需要国际出口和进口市场,只有出口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更多的资本密集、农业密集、矿产密集产品,吸纳更多的国际资本,引进更多的国际技术,才能获得更多、更大的国际比较利益。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三.各类资源密集产品比较优势的国际比较
表2计算了1990年和1994年中国、美国、 日本和澳大利亚四国农业、劳动、资本、矿产资源密集产品贸易的显示比较优势系数;表3 计算了1965至1994年期间日本、香港、南朝鲜、新加坡、台湾、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显示比较优势系数。
表2 中、美、日、澳四国显示比较优势系数
1990
澳大利亚 中国 日本 美国
进口
农业密集 0.5437 1.202 1.656 0.6146
资本密集 1.186 1.141 0.5466 1.019
劳动密集 0.9428 1.099 0.7802 1.134
矿产密集 0.4981 0.3552 2.188 1.073
出口
农业密集 2.243 1.267 0.0959 1.222
资本密集 0.2220 0.5487 1.570 1.196
劳动密集 0.1510 3.019 0.5026 0.4753
矿产密集 2.258 0.7768 0.1289 0.4339
1994
澳大利亚 中国 日本 美国
进口
农业密集 0.5618 0.8639 1.950 0.5867
资本密集 1.237 1.170 0.5758 1.050
劳动密集 0.9350 0.8996 0.9836 1.122
矿产密集 0.5805 0.5710 2.027 0.9952
出口
农业密集 2.697 1.023 0.0862 1.094
资本密集 0.3943 0.5358 1.488 1.197
劳动密集 0.1987 3.561 0.5114 0.5402
矿产密集 2.837 0.5459 0.1794 0.3535
Note: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is defined as acountry’s sectoral share divided by the world sectoral share.
RCA[k][,i]=(T[k][,iw]/T[,m)/(T[k][,ww]/T[,ww])
subscript i represents reporting country i
subscript k represents commodity k
subscript w represents world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subscript t represents total of commodity groupof interest
T represents trade (either export or import)
Sourc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Databank,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表3 东亚地区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显示比较优势系数变动
年份 日本 香港 南朝鲜 新加坡 台湾 中国
1965 2.982 7.129 3.207 0.7518 1.711 2.475
1970 2.141 6.755 4.663 0.7161 3.669 2.502
1975 1.854 6.928 4.853 0.8324 4.569 2.481
1980 1.176 6.688 4.958 0.9242 5.240 3.292
1985 0.820 5.241 4.698 0.6144 4.313 3.323
1990 0.506 3.741 3.060 0.6177 2.756 3.019
1994 0.511 3.324 2.038 0.4480 1.948 3.561
Sourc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Databank ( IEDB)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进口
日本充分发挥了农业和矿产密集产品进口比较优势,其系数分别为1.950和2.027;美国充分利用了劳动密集产品进口比较优势,其系数分别为1.170和1.237。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资本密集产品进口比较优势系数为1.170,低于澳大利亚水平;农业密集产品进口比较优势系数为0.8639,远低于日本水平;矿产密集进口比较优势系数为0.5710,远低于日本水平。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中国在进口方面实行的“半保护”和“半开放”混合政策,大大限制了中国像日本那样发挥进口紧缺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
2.出口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比较优势系数为3.561, 远高于与其他国家;农业密集产品比较优势系数为1.023,略低于美国的1.094,大大低于澳大利亚的2.697;资本密集产品比较优势系数为0.5358,低于日本的1.488和美国的1.197,略高于澳大利亚的0.3943;矿产密集产品出口比较优势系数为0.5358,大大低于澳大利亚的2.837, 略高于日本的0.1794、美国的0.3535。总的说来,80年代以来实行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两大政策,使得中国在出口方面发挥了劳动密集产品的比较优势,出口额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7%,可以视为成功地利用“比较优势”战略的国际范例。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3.未来中国仍将保持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系数
与日本和“四小龙”相比,1994年中国劳动密集产品出口比较优势系数为3.56,低于1980年香港为6.688、南朝鲜为4.958、台湾为5. 240的水平。这表明,中国劳动密集产品还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与日本和“四小龙”所不同的是,中国不会出现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系数迅速上升和迅速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日本和“四小龙”地域狭小,国内市场规模有限,产业结构变动迅速,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较快,必然要将其劳动密集型产品向境外转移。而中国则不需要跨国境转移,仅是跨区域转移,即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扩散和转移,从劳动力成本高的地区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扩散和转移。这种东亚的“特例”,使得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优势系数将是一个缓慢攀升的过程,而不会像日本和“四小龙”那样出现这一系数过早下降的趋势。
毕业论文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