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三重世界与会计作用问题研究
2017-09-22 06:23
导读:经济管理论文论文,经济的三重世界与会计作用问题研究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按张晓晶(1996)的说法,对现代经济实现方式作明确区分的首
按张晓晶(1996)的说法,对现代经济实现方式作明确区分的首推彼得·德鲁克。德鲁克在1980年《未来经济学趋势》和1986年《管理的前沿》两书中,把现代经济一分为二:实体经济与符号经济。在定义上,实体经济是指产品和服务的流通,而符号经济是指资本的运动、外币汇率及信用流通。前者以货物、工作、劳务为构成要素,后者以货币、信用、贷款为构成要素。循着这样的认识基点,张晓晶进一步论述了“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性”(1996)。他认为,符号经济肇始于货币产生后实物流与货币流的分离,而股份公司的兴起,两权分离使符号经济在现代经济中取得支配地位。所有者远离以其资本购置生产的机器、厂房和材料及产品,但运用股票、债券等符号能有效地控制和影响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在资本市场上,符号经济斩钉截铁地引导着资本流动进而直接影响各个上市公司——实体经济的基本组成单位。符号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了信用支持,使迂回的生产过程得以顺利完成,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实体经济的运作效率。同时,符号经济一定程度上分担了实体经济所产生的个别性风险,大大地减少了实体经济领域的振荡(破产倒闭),促进了资源配置与运作的健康发展。现代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和运用,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阿伦·格林斯潘1994年在向美国国会作证时曾作出结论:“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批衍生金融工具提高了经济效率。这些合约的经济功能是使以前被绑在一起的风险分解成不同的部分,而把每一部分风险转移给那些最愿意承担和管理这些风险的人。”不过,符号经济往往又会扭曲反映实体经济,从而对实体经济产生消极影响。例如,导致企业片面地追求利润,追求高分红,追求高增长率,以换取市值的上升,这容易使企业陷于经营行为短期化的陷阱。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无独有偶,欧美学者拉鲁什和EIR也曾提出, 现代经济过程包含两个方面:1.金融和货币过程;2.实物产品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包括技术进步。按他们的看法,现代金融体系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底层是实物产品,其上是商品和真实的服务、商业与贸易,再上层是复杂的和名义上的债务、股票、通货、商品期货等,最上层是衍生期货和其它纯粹的虚拟资本。他们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揭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的失衡(何清涟,1998)。
由此可见,对现代经济发展实现方式,经济学界已形成了实体(实物)经济与符号(货币)经济的两分法观点。货币经济占主导统治地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标志。这种分析,为深化对现代经济的认识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不过,这种分析仍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这就是忽略了无论是认识实体经济,还是认识货币经济,或是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一般都是借助于一系列数据进行的,离开了这些数据,所谓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皆成为不可捉摸的东西。现实中,人们所认识的,首先是数据表现的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而不是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本身。为此本文把数字表现的经济世界,称为“数字经济”。我们认为,现代经济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货币经济,首先以数字形式表现出来,并为人们认识和管理,因此,现代经济已客观地表现为三重形态:实体、货币、数字。在理论上肯定数字经济的客观存在及其在现代经济中的重大作用,将为正确认识、研究并控制现代经济提供一种比较完善和实用的分析方法。
必须指出,本文所指的数字经济,与现代流行的数字化经济或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含义是不同的。实体经济、货币经济、数字经济的规范说法,应该是经济活动的实物形式、货币形式和数字表现,因此,本文认为它们是同一个经济活动的三重世界而非三个世界。经济的数字化、网络化是最近几年世界经济发展所凸现出来的一种趋势,但经济的数字表现即数字经济却是与实体经济、货币经济与生相伴的现象,其历史与统计、会计的历史一样悠久。只是在初期,实物化的数字经济为主,到后期尤其是现代,货币化的数字经济占了统治地位。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二、实体经济、货币经济与数字经济的关系
1.数字经济是实体经济、货币经济的直接反映
数字经济存在的客观基础是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离开了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数字经济就不复存在,也无法为人们理解。可以这样说,数字经济只是对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按人们认识与管理的要求所作的“录相”。就此而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货币经济并非二物。
2.数字经济是人们认知、管理实体经济、货币经济的通用语言
经济活动规模小、范围窄、关系简单,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不但合而为一,而且极易为人们认知管理。此时,对之所作的一些记录只对历史学家有用,对日常管理则可有可无。但若经济活动的主体规模扩大、范围广泛、关系复杂,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开始分流运行,此时,对其运行过程及结果作出同步的记录,从而形成数字表现的经济,对于管理决策而言,是必不可少的。现代经济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在其活动中,贯穿始终的是三种流动:一种是人力、物力的流动,一种是财力的流动,一种是随上述两种流动产生的大量数据、资料、指标、图纸、报表等信息的流动。前两种流动是现代经济的主体流程,其通畅与否决定着经济活动效果的好坏。人流、物流、财流畅通的前提条件是信息流的畅通。因此,现代经济的顺利发展客观上需要一个灵敏的信息系统。以信息系统表现的数字经济,成为人们认知、管理实体经济、货币经济的通用语言,并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立管理意义的领域。因此,从事现代经济管理的人们,首先要能解读数字经济。不然,管理就难免无的放矢。
3.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货币经济会产生偏差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货币经济产生偏差的原因在于:首先,数字经济并不是实物经济、货币经济的直接“录相”,而是对实体经济、货币经济的语言化“录相”,是按管理决策要求所作的系统化描述。这种描述,强调的是及时、准确、适用、经济,而不是实体经济、货币经济的“同声翻译”。其次,数字经济的形成往往是统计、会计工作的成果,作为统计尤其是会计,对实体经济、货币经济的系统化描述,往往需要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四个环节。在各个环节上,会计人员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和会计准则,发挥其职业判断能力,对各事项作出处理。由于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限制,又由于会计准则对众多经济业务的处理往往提供了多种方式,加上会计信息生成与报告过程会受到会计人员自身利益和单位领导操纵行为的影响,使会计信息与实体经济、货币经济发生各种各样的偏差。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实践表明,我们管理经济,依据的既不是实物经济,也不是货币经济,而是数字经济。因此,在现代经济的三重世界里,数字经济是一个最值得我们关注的领域,它是连接管理与经济的桥梁。因此,强调数字经济的规范化,客观地反映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的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三、现代会计是数字经济的主体
会计之产生,完全出自人类社会对物质生产过程及结果数量方面的关心。明确资源的具体数量,无论是占用资源,还是消耗资源以及分配资源,都是管理成败的关键,也是实现经济目标的基础。会计正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这种普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会计职业也因此为社会所必需而越来越重要。换言之,会计之存在,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一旦形成,则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的运行便均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会计成为数字经济的主体,是通过以下效用逐步确立并体现的:
1.会计信息披露了企业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现代典型的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经营者承担着所有者所赋予的经管责任,包括财产的保管和使用责任。这种受托责任是决定现代企业成败的一块基石。经营者是否称职,所有者能否实现目标,完全取决于受托责任关系是否得到了维护。会计信息可被认为是维系这种受托责任关系的一根纽带,它向投资者提供企业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便投资者作出有关决策。
2.会计信息的加工与报告,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目标的实现。首先,会计信息全方位和有效地满足了管理的各种需要。会计反映一定时期会计单位所发生的经济活动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的影响,提供有关会计单位未来经济活动的信息,便于经管当局对未来的经济活动作出预测、决策和规划、预算。其次,会计信息在生成过程中,还发挥着监督、引导、分析等职能,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及其是否符合管理要求、达到管理标准实施动态监控,把企业目标的实现落到了实处。
3.会计信息服务于资源分配,能发挥维护企业利益的积极作用。现代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会计就成为保护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有力工具。比如,在确定损益过程中,体现资本保全原则,坚持权责发生制原则,贯彻配比和谨慎原则,将利润计算建立在资本保值和维护基础上,使企业发展后劲、资本所有者的利益都得到充分保障。由于存货计价、固定资产折旧、准备金等制度日臻完善,会计在生成信息过程中对企业和投资者经济利益的保护能力较前有了很大提高。
4.会计信息提高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必须与其它主体进行商品交换,方能实现预期目标。为此,必须对客户和竞争能力有一个比较透彻的了解,其基本途径就是会计报表。具体地说,企业对外投资、购销、借贷、担保等都需了解对方单位的会计信息,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
5.会计对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可以督促企业更好地履行现代“市民”的基本责任。现代企业不但要对投资者和政府负责,而且要对社会公众和社会进步负责,从而产生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会计披露在慈善、公用事业、公共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尽的具体责任及开支情况,可以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使社会更全面地评价企业。
6.在宏观管理中,会计信息的公开,确保了市场配置资源机制的顺利运行,投资者、赊销企业、银行的业务开展,均离不开财务会计信息。税务机关依法征收税款离不开财务会计信息的帮助;社会保障部门对各单位社会保障义务履行情况的了解,完全依靠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客观地起到督促企业守法经营、依法分配,遏制经济活动中的腐败现象等作用,对国家政治、经济民主建设发挥重要作用。会计信息的上述效用,体现了数字经济的本质要求。在现代,数字经济的职能,只有借助于会计系统才能实现,会计已成为数字经济的主体。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四、严格会计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现代经济的主要特征是数字经济,作为数字经济主体的会计,在现代经济中将担负重大的历史使命,这必然要求反映实体与货币经济世界的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可靠性特征,以确保三重世界的内在一致性。因此,现代会计研究,不能就会计论会计,还要紧密联系经济发展与制度建设的现实环境,使会计信息不仅成为经济发展与管理行为及效果的唯一权威记录,而且成为经济与管理行为的主要依据和动力,成为现代经济与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源。
中国会计改革以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实施为标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尽管在真正执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仍为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并且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遵循国际会计惯例的意识,这为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重要基础。然而,中国会计要达到上述改革与发展目标,仍任重道远。除了实务中存在会计信息质量现状令人担忧外,在会计基本理论方面还面临着如下挑战:
1.资本泛化的挑战。传统的会计所说的“资本”,主要是指“股本”,广义上还包括“负债(借入资本)”;现代经济环境中的企业,出现了“研究与开发资本”、“工程资本”、“制造资本”、“服务资本”、“质量资本”等众多过去会计中未曾出现过的新资本概念,资本已泛化(戴布拉·艾米顿,1997)。传统的会计只关注经营起点意义上的“资本”,这与工业社会货币资本的决定作用紧密相关;在现代经济中,经营过程的资本比起点资本,对经营发展更具决定作用。按马克思的说法,会计应更关注“过程”资本。会计要满足现代经济管理的需要,必须拓展资本概念,把过程资本纳入工作视野,提供相应的信息。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2.资产扩展的挑战。传统的会计主要关注有形资产,现代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资产中,起决定作用的已不是有形资产,而是金融资产、技术资产尤其是智力资产。对智力资产的计量,是传统会计的缺欠。在国外,尽管度量与管理新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智力技术、技能、知识和信息这些无形资产令会计师们伤透了脑筋,但据美国《财富》杂志1994年10 月号发表的托马斯·A·斯图尔特的文章,由于目前公司的智力资产通常是有形资产账面价值的3—4倍,知识已成为企业经济的决定因素,智力资本已是企业资本的主体,一些国际公司开始重视对智力资产及资本会计的研究应用,从而拓展了会计作用的领域,较好地适应了现代经济对会计发展的迫切要求。拓展的会计树立了如下新观念:(1 )智力资产价值要超过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价值许多倍;(2 )智力资本是企业最重要的原材料,可产生财务成果;(3 )企业必须分清智力资本的决定因素及其基本类型。智力资本由满足客户需要的个人技能——人力资本、满足市场需要的组织能力——结构资本、公司特权力量——客户资本组成。智力资产包括人力智力资产和结构智力资产、客户智力资产三种基本类型。人力资产是创新更新的来源,结构资产是把分散的个人创新更新能力转化为集体资产的能力,客户资产是创造满意顾客的能力。这样,企业就能有效地把自己的创造变成顾客的需求,甚至可以说,把顾客最满意的需求作为自己创造的动力和目标。
3.企业经营模式转换的挑战。传统的企业经营模式单一,即简单的市场导向,企业资产的买是为了卖,低进高出,从而使企业取得更多的利润,损益表由此成为最重要的会计报表。然而,在现代经济中,企业经营的模式将多种多样,买卖模式已不占主流,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合作模式。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项目 买卖模型 联系模型 合作模型
眼光 盈利 任务 战略意图
战略 产品推动 市场拉动 平衡产品/市场
管理 依据数据 依据信息 依据知识
联系方式 由上至下 向上/向下 网络学习
关注方向 线性 合作 协作
资本主体 产品作为资本 资金作为资本 知识作为资本
目标 扩大市场份额 提高市场满意度 创造新的市场,
造就客户的成功感
[资料来源:戴布拉·艾米顿(1997,P60)所述改制]
在合作模式导向的企业经营体制下,培养、激发企业创造能力将是会计的主要目标。企业创造能力综合表现在知识的运用和创造上。所谓知识的运用,是指知识得以顺利学习和传播,从而产生最佳效应。企业运用的知识,包括形式知识与无形知识,前者是组织共有的知识(相当于结构智力资本),后者属于个人智慧(相当于人力智力资本)。所谓知识创造,是通过无形知识和形式知识的高度结合使用中产生新的知识。在这方面,目前会计确实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会计只有充分反映了单位在运用与创造知识方面的能力和效果,才能满足现代经济管理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在这方面,会计确有很大且十分光明的发展空间。
会计迎接这些挑战,必定带来一场深刻的会计革命。为此,现有的会计理论与实务必须围绕以下目标作出实质性的改革:
1.会计信息必须能真实、全面、综合、及时地说明实体经济与货币经济的质量。而目前所能做的,只是有限地反映货币经济的质量。 中国大学排名
2.会计信息必须完整地反映企业履行受托责任的状况,包括人、物、财各种资源的受托责任,也包括企业在运用社会资源、促进社会进步、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受托责任的履行状况。迄今为止,会计只反映了对财产所有者委托责任的履行状况。
3.会计信息必须清晰地说明企业财务收支的内容、过程、结果,以证明其是否合理合法。这一点对发挥会计在经济民主中的积极作用,对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均有重要作用。但在目前,会计在这方面所做工作还很不到位,一张现金流量表并没有真正地体现会计的这一目标。
完成上述任务,会计理论与研究尚有很多工作要做,会计准则体系和内容亦需要尽快完善。世纪之交,我们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这样才能正确把握会计改革发展的大趋势,有效地革新中国会计并通过会计改革推动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应当积极投身于中国会计改革实践,不断汲取中国会计这块特定土壤中的营养,使自己的理论观点得以检验,从而形成既符合国际会计惯例又能有效地解决中国会计问题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为中国会计改革和会计准则体系建设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要达到此目标,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关心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但会计界的自觉不懈努力则更为关键。
【参考文献】
1.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1998年版。
2.[美]戴布拉·艾米顿:《知识经济的创新战略》,新华出版社(北京)1998年版。
3.陈毓圭译:《论改进企业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北京)1997年版。
4.[美]商业周刊等:《超越2000年》,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5.[美]托马斯·A ·斯图尔特:“公司中最有价值的资产:智力资本”,《经济资料译丛》(厦门大学)1997年2期。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6.蒋义宏:“利润操纵的行为与动机”,《证券市场会计问题实证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张晓晶:“试论符号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联”,《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2期。
8.何清涟:“中国经济的断裂带”,《战略与管理》(北京)1998年5期。
9.“令人疑惑的10%”,《参考文选》(北京)1998年22期。
10.“利维特指陈美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的问题”, 《会计研究》(北京)1999年4期。
11.[美]彼得·F·德鲁克:《管理新潮》,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北京)1988年版。
12.《财务与会计》(北京)1996年6期、199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