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化学怎么写,小编为你提供一篇浅析角色扮演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范文,作为您的参考,希望您喜欢!
角色扮演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师的组织下由教师或学生依据教材扮演特定的人物,在扮演过程中开展的学习活动。角色扮演在化学课堂上更有着广阔的舞台空间,如相声、小品、擂台、辩论、游戏、拟人、猜谜等形式丰富多彩。 行为学家认为:人的身体可以用各种动作和姿态来表达自己对周围人或事物的
思想感情”。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会随着教学方法的不同,而有着以下明显分别:(1)如果只是听,学习效果是30%;(2)边听边看,学习效果是50%;(3)藉着听、看和实际操作,学习效果可以达到80%。恰如美国心理学家艾伯尔的学习原则:(1)What I hear I forget(我听了,就会忘记)(2)What I see I remember(我看了,我记得)(3)What I do I know(我做了,我就知道)。
可见,角色扮演不失为教学方法创新的点睛之笔。下面从我的教学实践中择其一二以飨读者。
1、擂台。打擂的趣味性毋庸置疑,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复习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时,我带领成苏、张晓韵等学生设计了这样一场“擂台”赛,效果颇佳。
(话外音)一天,金属和盐发生了争执。
金属:尊敬的盐“大哥”,听说你们很怕我们。
盐:怕你们什么?
金属:我们偷梁换柱的本领,常常使你们招架不住。
盐:真的吗?我们倒要领教一下应用,不过……
金属:“不过”什么?
盐:金属“小弟”,这话你说了不算数,得让裁判来判决。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双方的实力,可以各派几位“大将”参战,一一对阵,若你们绝招灵,则判我方战将失败。最后看谁能取胜?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金属:好吧!若我方胜,请裁判亮绿灯,你方胜,请裁判亮红灯。现在“擂台”比武可以开始了吗?
(将学生组成男女各十人小组。手举写有物质名称的标牌,依次打擂。两名学生分任金属、盐主持人,我亲自当裁判,其余学生当观众)
盐:开始,第一局我方先上,第二局你方先上。
交 战 双 方
战 局
金 属
盐
裁判结果
第一局
(后上)金属钠
(先上)硫酸锌溶液
红灯
第二局
(先上)金属锌
(后上)硫酸铜溶液
红灯
第三局
(后上)金属铜
(先上)硝酸汞溶液
绿灯
第四局
(先上)金属铁
(后上)氯化钠溶液
红灯
第五局
(后上)沾水铁
(先上)硝酸银溶液
绿灯
第六局
(先上)沾水锌
(后上)氯化银
红灯
第七局
(后上)金属镁
(先上)氯化铜溶液
绿灯
第八局
(先上)金属钾
(后上)氯化钙溶液
红灯
第九局
(后上)金属锌
(先上)硝酸铜溶液
绿灯
第十局
(先上)金属铝
比赛结果:4∶6,金属失败。金属一肚子不高兴,而盐却心中有数。观众也在一旁纳闷:裁判是如何按偷梁换柱的本意做标准去亮绿灯和红灯的?同学们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2、相声。相声能够化抽象语言为具体的视觉形象,在学生惟妙惟肖的表演中萌发出强烈的学习意识。由
我带领丁闰、张谠等学生创作的《我想当一名分子设计工程师》情趣盎然。 (转载自http://zw.nseec.cN科教作文网)
甲:我有一个理想,美好的理想。
乙:你有一个什么美好的理想?
甲:将来我要当一名分子设计工程师。
乙:没听说过。我只知道有建筑工程师、桥梁工程师、铁路工程师,可从来没听说过谁是设计分子的工程师。
甲:这就对啦。这就是我的理想,我的奋斗目标。小王,你化学学得怎么样?
乙:我化学学得挺好的,每次都在95分以上。
甲:那请你讲一讲什么是分子吧!
乙:好。你听着,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分子看不见、摸不着、并且在不停地运动着,它还可以分为原子。
甲:你化学学得不错啊。我再问你:分子很小,小到什么程度?
乙:小到要用几十万倍的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见;小得让一万个水分子排成一列横队,可以浩浩荡荡地穿过小小的针孔。
甲:是的,分子很小,如拿水分子的大小跟乒乓球相比,就好象拿乒乓球跟地球相比一样。
乙:你打算设计出什么样的分子?
甲:这就一言难尽了。
乙:你就简单地介绍介绍吧。
甲:行。在下雨天,你穿上雨鞋有什么感觉?
乙:脚闷得很,特别是穿着雨鞋走远路,外面避雨,里面却出了水。
甲:怎么?你的雨鞋烂了吗?
乙:不。里面全是汗水,因为橡胶不透气啊?
甲:以后我们就可以设计出一种既防水又能透气的橡胶。
乙:那就好了。这么说雨衣闷气的问题也都解决了。
甲:那当然啦。
乙:你真行。
甲:我将来还要设计出一种新型的物质分子,用它做成轻便、小巧、高速、安全的宇宙飞船。到那时,你从地球到其它星球上遨游,就可以像在地球上从南通到北京一样便捷。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sea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