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谈硒的土壤地球化学特征(2)

2013-07-18 01:03
导读:土壤硒的含量虽然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土母质的组成和性质,发育程度低的土壤尤为如此[7]。成土过程常常改变成土母质中硒的

  土壤硒的含量虽然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土母质的组成和性质,发育程度低的土壤尤为如此[7]。成土过程常常改变成土母质中硒的最初含量、结合特性及其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硒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除受生物富集的影响外,强烈地受淋溶和粘化作用的地制约。成土过程中的黏粒和铁铝氧化物,对硒地化学行为、积累和淋溶具有重要影响。低硒带土壤形成的主要外因是淋溶作用[8],土壤中硒多以淋失的阴离子盐存在,在湿润地区硒与铁铝化合物、黏土矿物一起淋失,故世界低硒带多分布于温带和寒温带湿润气候带。在高原生态中硒以原生矿物的风化淋溶为主;在黄土低硒区,一方面由于黄土属于低硒岩类,另一方面和黄土化过程中的风化淋溶作用有关。
  土壤pH值、Eh的影响[9]:在酸性条件下,硒呈硒酸态存在,易被氧化物、黏粒矿物和有机质吸附或络合。此外,易于淋失的有机态或钙结合态硒,也控制着土壤表层50%的硒含量。偏碱性条件下硒活性较强,可被氧化为SeO32-或 SeO42-,比酸性条件下更容易迁移淋溶。土壤pH值可通过影响土壤中硒的复合物稳定性从而影响硒的有效性,土壤Eh主要通过影响硒的价态转化而影响硒的生物有效性。
  土壤硒的含量与有机质含量也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反映到土壤中硒的含量上,即为富有机质土>细质土>粗质土。有机质对硒的生态效应具有二重性,当它作为有机-无机复合体黏粒并且吸附阴离子时,可能有利于硒的循环;当它只是作为阴离子的环境宿体时,则可能成为屏障从而影响硒的传输。试验结果证实后者占主导地位,即有机质对硒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固定。研究表明,土壤中约80%的硒与腐
  殖质结合,一般情况下,与富里酸结合的硒能被植物吸收,与胡敏酸结合的硒难以被植物吸收[10-12]。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土壤中硒的多少与黏粒含量密切相关,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土壤质地越黏重,硒含量就越高。
  
  4土壤中硒的赋存形态及转化
  
  土壤硒的赋存形态因分类方法而异,按原子价态可分为元素硒、硒化合物、亚硒酸盐、硒酸盐及有机硒和挥发硒。土壤中硒形态随外界条件变化而转化。此外,土壤中各种形态硒因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等的变化而发生转化。土壤中硒以不同形态存在,对植物的有效性各异。植物能吸收利用的硒,包括部分有机硒(占水溶态硒的30%~95%)、硒酸盐和亚硒酸盐。
  
  参考文献
  
  [1] 何振立.污染及有益元素的土壤化学平衡[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2] SWAINE D J.The trace element content in soil[J].Commonwealth Agricultural Bureau,Eng,1995(171):134-141.
  [3] 刘铮.中国土壤微量元素[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4] GUSTAFSSOW J P,JOHNSSON L.Selenium retention in the organic matter of Swedish forest soils[J].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1992, 43(3):461-472.
  [5] 王金达,于君宝,张学林.黄土高原土壤中硒等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J].科学,2000,20(5):469-473.
  [6] 吴少尉,池泉,陈文武,等.土壤中硒的形态连续浸提方法的研究[J].土壤,2004,36(1):92-95.
  [7] 王美珠,章明奎.我国部分高硒低硒土壤的成因初探[J].浙江大学学报,1996,22(1):89-93.
  [8] 侯少范,王丽珍,李德珠,等.控制土壤硒化学行为因素的探讨[J].地理研究,1991,10(4):12-17.
  [9] 易秀.生态环境中的硒及其地方病[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000,22(4):69-72.
  [10] 李永华,王五一.硒的土壤环境化学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02,33(3):230-233.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11] 候军宁.硒的土壤化学研究进展[J].土壤学进展,1987,15(1):10-17.
  [12] 赵少华,宇万太,张璐,等.环境中硒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营养调控及分异成因[J].生态学杂志,2005,24(10):1197-1203.

   [2] 

上一篇:论瓷片辊筒印花产品的色差色号控制 下一篇: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在降解Cr(VI)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