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2.2 株高和叶片数
本试验于现蕾期喷施多效唑(浓度100mL/L),未出现徒长现象。所以试验表现出株高增加、叶片增多,单株块茎数多、产量高的趋势。处理②植株高度15.5~16.8cm,平均16.2cm。处理④株高15.2~15.7cm,平均15.3cm。处理⑤株高14.7~14.9cm,平均14.8cm。处理①株高13.7~14.8cm,平均14.2cm。处理③株高13.0~14.1cm,平均13.6cm。叶片数5个处理间差异不明显,处理②最高,平均3.6个。处理④平均3.4个,处理⑤平均3.2个,处理①平均3.2个,处理③平均3.0个。
2.3 单株块茎数和块茎总数
处理②单株块茎数2.5~2.9个,平均2.64个,位居第一;块茎总数233~264个,平均247个,位居第一。处理④单株块茎数2.14~2.81个,平均2.45个,位居第二;块茎总数194~256个,平均225个,位居第二。处理⑤单株块茎数1.97~2.10个,平均2.1个,位居第三;块茎总数173~189个,平均179个,位居第三。处理①单株块茎数1.84~2.20个,平均2.01个,位居第四;块茎总数149~168个,平均160个,位居第五。处理③单株块数1.61~2.10个,平均1.87个,位居第五;块茎总数127~191个,平均163个,位居第四。
2.4 单株块茎重和产量
微型薯的产量是衡量各处理优劣最重要的指标,为此将不同品种各处理间平均数利用新复极差测验方法进行多重比较。
结果表明,3个品种均以处理②产量最高(787.2~812.6g),平均796.8g,并与其他4个处理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处理④产量540.5~790.8g,平均684.1g,位居第二。处理⑤产量513.0~630.0g,平均582.9g,位居第三。处理①与处理③产量最低,并且二者差异不显著。
单株块茎重以处理②最高,为8.20~8.93g,平均8.50g,位居第一。处理④为5.94~8.09g,平均7.40g,位居第二。处理⑤为5.83~7.21g,平均6.90g,位居第三。处理①为5.21~6.51g,平均5.90g,位居第四。处理③为5.12~5.46g,平均5.26g,位居第五。
通过以上结果分析,2份棉籽皮1份砂子混合均匀后作基质生产微型薯,保湿性强,结构疏松,固定性好。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重、块茎总数和产量均高于传统用基质蛭石和珍珠岩,并且产量差异已达到极显著水平。1份棉籽皮1份砂子基质结构差、营养差,3份棉籽皮1份砂子基质固定性差,而且这两种配比基质在所的性状中均低于蛭石和珍珠岩。
3 小结
在二季作地区,利用生产食用菌废弃的棉籽皮和砂子作基质,并且按2∶1的比例混合均匀,可以取代蛭石、珍珠岩、草炭生产微型薯,并且优于上述3种基质。可以解决二季作地区蛭石、珍珠岩、草炭资源缺乏的问题,降低生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