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皂化值 不高于 mgKOH/g 0.2 GB/T8021
铜片腐蚀不大于 l GB/T5096
氧化安定性,氧化后
酸值
氧化油沉淀 % 不高于
0.05
0.005 SH/TO196
机械杂质 % 不大于 无 GB/T511
由密封油合成基理可知:
1、 聚α—烯烃合成油是烯烃三聚体合成有规则的直链烷烃,如烷烃、烯烃等碳、氢化合物达到露点温度时可溶于密封油。
2、 密封油的粘度指数与其基础油和增粘剂有关,即以调整基础油和增粘剂的种类和数量来调整密封油的粘度。
3、 密封油的闪点与其所含有的轻组分有直接关系,调整的办法只有通过用高闪点组分油调整或加热使轻组分汽化分离。
4、 添加剂调合组分要选择适宜的温度,温度过高可能引起油品和添加剂的氧化或变质,温度偏低使组分的流动性能变差而影响调和效果,一般以55℃-65℃为宜。
3、3运行实验
我们地区的天然气或液化气的气体组分差异很大,多含有C3H8、C4H10、C5H12、C6H14、C3H6等组分,尤其是戍烷的露点为36.06℃。这样当含有C5、C6组分的天然气、液化气混空气进入干式柜后,当温度达到露点温度时,C5、C6就溶于密封油之中。而97年由于天然气气源几乎枯竭,造成为密封油伴热的燃气锅炉几乎停炉,使干式柜的罐顶油杯温度和罐底油槽温度极度下降,从表3—1中可以看出,运动粘度和闪点与温度的关系。
我们根据密封油合成基理,我们做了如下的实验性处理:
(1) 根据密封油及添加剂对温度的要求,结合C5、C6的露点温度,于97年12月18日,调整燃气锅炉的供热方式使密封油的伴热温度保持在35℃一40℃之间,观察运动粘度略有回升,而闪点到98年2月16日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表3一1)
(2) 2000年7月18日将闪点为183℃,运动粘度为43.8mm/s2的5吨新密封油调制后掺混到53吨原有的密封油中,当时效果很好。但伴随着2000年冬季液化气混空气的进罐,密封油的运动粘度、闪点又有明显的下降。
从理论到实践证明下列问题:
a) 无论干式柜储运天然气,还是液化气混空气,只要有C5、C6等烷烃、烯烃存在,密封油的温度一低于35℃时,运动粘度、闪点就会下降。
b) 液化气混空气进入干式柜比天然气进入干式柜对密封油的影响大,天然气对密封油的影响很小。说明液化气的C5、C6的含量高。
c) 利用给密封油升温,只能改变瞬时的闪点和运动粘度的指标,当温度下降后,这两项指标又会下降。
d) 液气混空气进入干式柜,就有闪点降到可能发生事故的瞬间。
4、 结论
a)液化气混空气技术可行、运行经济、易操作,是天然气接续气源的最佳选择。
b)混空站一定要考虑到灌区液化气、循环水管线的高点放散和低点排污,还要考虑液化气阀门、法兰、密封垫的专用性,切不可只考虑经济性而忽略安全性。
c)汽化器生产厂家,要增强水温的自动控制,同时生产运行单位一定要制定一整套的、科学的操作规程。
d)从理论到实践证明,液化气混空气不宜进入以密封油密封的干式柜,运行操作的安全性很难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