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原因的文化学思考(3)
2013-08-20 01:08
导读:除了几部被当局视为离 经叛道之作以外,所谓正统的苏联文化作品,在现代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是没有什么 特殊贡献的。 我们还要注意到的一个重要事
除了几部被当局视为离 经叛道之作以外,所谓正统的苏联文化作品,在现代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是没有什么 特殊贡献的。
我们还要注意到的一个重要事实是,由于苏联共产党在政治思想上,在意识形态上的 教条主义思想作风,加剧了文化发展中的这种封闭性状态,于是就与具有开放性本质的 人类文化发展越来越处在尖锐的对立之中。这种对立,使苏联文化几乎形成了对人类文 化发展的本能排斥。人们还都记得,1946年,苏联当局在批判《星》、《列宁格勒》两 杂志的运动中,一批有才能的作家、艺术家被扣上“崇拜资产阶级文化”的罪名,而被 开除甚至被逮捕;1947年,由日丹诺夫出面领导了批判哲学家“崇拜西方”的运动,解 除了一批人在宣传部门的职务;1948年,苏联学术理论界发生了令世界学术界目瞪口呆 的事件:秉承苏联最高领导人的意图,在苏联当局的支持下,医学
生物学界公开批判遗 传学派,还居然把这门科学叫做“伪科学”,扣上了“反动”的帽子。[3]后来的世界 科学发展表明,由于文化封闭性带来的这些恶果,不但损害了苏联社会的文化发展,而 且也使苏联的政治家们大丢其脸。
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封闭性的政治体系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封闭企图,都无法拒抗文 化的开放性发展趋势。当年,在苏联领导人指挥下修建的“柏林墙”,1989年在东德民 众的冲击中,终于被拆除了,这就是一个有力的说明。在这个特定的意义上,我们也可 以这样说,苏联的封闭性的政治体制,是被开放的世界文化潮流所冲垮的。
从政治和文化之间矛盾这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对苏联和苏联共产党解体原因的认识 ,会得出一个总体性的看法,即在苏联和苏联共产党存在期间,特别是后期,在内外各 种思潮的交错冲击下,暴露出了这个政权的一个致命弱点,即它在文化上、意识形态上 、思想理论领域,始终没有取得“领导权”。这里使用的“领导权”概念,就是意大利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葛兰西所说的“文化领导权”、“意识形态领导权”概念的本来意义 。也就是说,苏联和苏联共产党作为一种政治权力主体,始终没有取得在文化思想方面 对苏联社会各个阶层的“领导权”;或者说,苏联共产党的政治领导权,从根本上说没 有得到苏联人民的文化认同,即始终没有取得人民群众在意识形态上的“同意”。所以 ,从对苏联和苏联共产党解体原因的分析中,所揭示出的这个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 ,以及这个政治——文化现象所引申出的政治教训,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您可以访问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查看更多相关的文章。
【参考文献】
[1]德·安·沃尔科诺夫.胜利与悲剧—斯大林政治肖像,第2卷[M].北京:世界知识出 版社,1990.576.
[2]雅科夫列夫.一杯苦酒[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204.
[3]姜长斌.斯大林政治评传[C].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