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把林业生产和能源供给结合起来的思路对带动林业发展和增加燃油供给有着重要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在发展能源林业上显示了巨大的决心。印度总理称:“如果我们能启动从植物中生产生物柴油的麻疯果计划,那么就可能为3600万人提供就业,3300万公顷贫瘠干旱的土地就可以开垦成油田。”
目前,中国国家林业局已经开始重视能源林业的发展可能,并组织了能源林业相关的一些基础调研工作。
发展建议
开展深入的资源潜力研究
作为未来生物燃油加工业的主要原料供给者的能源农业、能源林业,其潜力和意义仍未得到充分重视,目前在这方面的数据极为缺乏,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部尽快开展如下工作:
开展土地可利用性的调研工作,包括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的种类、面积和分布;
各类可能的能源植物的适宜性,及可能的发展潜力和分布;
将能源农业、能源林业纳入农业、林业发展战略研究的范畴,制定切实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加强技术研发;
高产、高含油且环境适应性强的能源植物(作物)新品种的选育;
能源作物收获、储存、运输等相关技术和设备,高效加工转换工艺和设备的研发;
产品生产、质量和使用的标准化研究;
作为后备生物燃油技术的BTL技术的研究等
扩大产业示范
中国初步实现了以粮食为原料燃料乙醇的规模化生产,从发展的观点看,为来生物燃油必须以非粮食的农业和林业作物为主要原料,因此,必须加快扩大产业示范,建设各种原料的从能源植物种植到生产液体燃料的完整产业链的示范工程,为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扩大政策扶持范围
能源农林业和生物燃油加工业是有显著的社会和环境效益的产业,应当得到一定的政策支持。近年来,为推动生物燃油产业发展,出台了针对生物乙醇的补贴政策(对生物柴油还没有经济激励政策出台),但它属于随项目而定,缺乏连续性,还没有一套由国家主管部门出台的系统性的激励政策体系。
积极参加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合作,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资金和经验加快中国生物燃油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