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砂(即氯化銨)製成可以溶解黃金的「王水」。1624年有人稱之為「辨識水」(Scheidewasser,德文),因可以區別金和銀。當時人已知道:銀可以溶於強水但不溶於王水,而金可溶於王水但不溶於強水。直到109世紀瑞典人柏濟留斯(Berzelius, 1779~1848,即中學教科書裡的「巴結流」)才確定以1份硝酸和2到4份鹽酸都可配成王水。
            王水的作用
            1般金屬常可與酸作用,釋放出氫氣。例如,鋅和硫酸的反應是:
            Zn+H2SO4 → Zn2++SO42-+H2
            其中鋅失去電子氧化成鋅離子,酸中的氫離子還原成氫。只要金屬的標準氧化電位高於氫,或標準還原電位低於氫(氫的標準氧化電位及標準還原電位都定為0),此金屬可以溶在酸中,如鋅即是。反之,如銅、銀則不溶在1般酸中(如表1)。
            然而,硝酸本身具有強氧化力,本身還原分解成1氧化氮: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砂(即氯化銨)製成可以溶解黃金的「王水」。1624年有人稱之為「辨識水」(Scheidewasser,德文),因可以區別金和銀。當時人已知道:銀可以溶於強水但不溶於王水,而金可溶於王水但不溶於強水。直到109世紀瑞典人柏濟留斯(Berzelius, 1779~1848,即中學教科書裡的「巴結流」)才確定以1份硝酸和2到4份鹽酸都可配成王水。
            王水的作用
            1般金屬常可與酸作用,釋放出氫氣。例如,鋅和硫酸的反應是:
            Zn+H2SO4 → Zn2++SO42-+H2
            其中鋅失去電子氧化成鋅離子,酸中的氫離子還原成氫。只要金屬的標準氧化電位高於氫,或標準還原電位低於氫(氫的標準氧化電位及標準還原電位都定為0),此金屬可以溶在酸中,如鋅即是。反之,如銅、銀則不溶在1般酸中(如表1)。
            然而,硝酸本身具有強氧化力,本身還原分解成1氧化氮: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砂外,什麼也沒有」。這是牛頓在3百年前所倡物質由微粒所構成之「微粒說」的1種解釋。他又認為:
            在自然界裡,確有某些神秘的原則,根據這1原則,液體與有些東西有交際,與另1些卻不相交際。……所以強水能溶解銀,但不能溶解金;而王水能溶解金,卻不能溶解銀。〔註2〕
            這種說法當然是不正確的,但可以看出近代科學萌芽時期,科學家如何試圖建立理論來解釋現象。
            王水何以不能溶解銀?
            強水(硝酸)可以溶解銀,但不能溶解金的原因已見上文,但為什麼王水不能溶解銀呢?實際上,王之所以稱「王」只因它可以溶解金,而非表示它可以溶解任何物質。銀「不」溶於王水是因為銀和氯離子不生成錯離子,而是形成氯化銀固體。所以,1旦銀和王水中的硝酸作用,被氧化成銀離子(見上文),立即和鹽酸中的氯離子化合而成氯化銀沈澱物:
            Ag++Cl-→ AgCl↓
            氯化銀覆蓋於銀的表面,因而阻止了銀繼續反應。就像有些金屬(如鋁、鋅)會和空氣中的氧作用產生氧化物薄膜,保護該金屬不再繼續作用1樣。
            劉廣定任教於台灣大學化學系
            註1:此段文字原載於牛頓的《光學》(Opticks),但1時找不到原書,故譯文乃依吳以義著《庫恩》39頁(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5年),但刪去1些贅字。
            註2:此段文字原載於牛頓與波以耳的通信集,亦因手邊無原書,依吳以義,前引書43頁而錄。
砂外,什麼也沒有」。這是牛頓在3百年前所倡物質由微粒所構成之「微粒說」的1種解釋。他又認為:
            在自然界裡,確有某些神秘的原則,根據這1原則,液體與有些東西有交際,與另1些卻不相交際。……所以強水能溶解銀,但不能溶解金;而王水能溶解金,卻不能溶解銀。〔註2〕
            這種說法當然是不正確的,但可以看出近代科學萌芽時期,科學家如何試圖建立理論來解釋現象。
            王水何以不能溶解銀?
            強水(硝酸)可以溶解銀,但不能溶解金的原因已見上文,但為什麼王水不能溶解銀呢?實際上,王之所以稱「王」只因它可以溶解金,而非表示它可以溶解任何物質。銀「不」溶於王水是因為銀和氯離子不生成錯離子,而是形成氯化銀固體。所以,1旦銀和王水中的硝酸作用,被氧化成銀離子(見上文),立即和鹽酸中的氯離子化合而成氯化銀沈澱物:
            Ag++Cl-→ AgCl↓
            氯化銀覆蓋於銀的表面,因而阻止了銀繼續反應。就像有些金屬(如鋁、鋅)會和空氣中的氧作用產生氧化物薄膜,保護該金屬不再繼續作用1樣。
            劉廣定任教於台灣大學化學系
            註1:此段文字原載於牛頓的《光學》(Opticks),但1時找不到原書,故譯文乃依吳以義著《庫恩》39頁(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5年),但刪去1些贅字。
            註2:此段文字原載於牛頓與波以耳的通信集,亦因手邊無原書,依吳以義,前引書43頁而錄。
            
        
    
1 2下1页
上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