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政策的条件、背景及其特点(4)

2013-05-01 18:30
导读:第二,产业结构政策功能的多重性。支持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调整和援助衰退产业的转移,是以往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功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第二,产业结构政策功能的多重性。支持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调整和援助衰退产业的转移,是以往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功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些功能可以继续发挥,但是要进行调整和增加。
  第三,制定产业政策主体的多元化。我国以往产业政策的制定是由中央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牵头并协调,各专业经济管理部门为骨干,地方政府、大型国有企业、行业协会参与。随着经济体制和国家行政机构改革,各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基本取消,各类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行业协会开始发挥市场中介的作用,地方政府拥有更多的实际资源和政策资源。因此,制定产业政策的主体除了要由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牵头和协调外,要实现“官、产、学”结合的主体多元化。要在改造具有官方色彩的行业协会的基础上,由行业协会代表行业各类企业(包括内资控制的非国有企业)参与产业政策的制定。在行业内举足轻重的特大型企业、各方面的专家(包括经济学家、科学家、技术专家等)也应通过固定的渠道和方式参与产业政策的制定,如加强和扩大政策审议会等研究咨询机构,使制定的产业政策科学、可行。地方政府在继续转变职能的基础上,参与全国产业政策的制定,并协调地区各个行业、企业的关系,为实施既定的产业政策创造必要的外部环境。相对中央政府来说,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过程中应有与其控制的资源相应的发言权。
  第四,政策手段的规范性。随着我国加入WTO,宏观经济政策手段要遵循和运用WTO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并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以前那种封闭的、行政手段为主、缺乏法律保障的政策手段,要进行清理和调整,代之以开放的、符合对我国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则的、以经济、法律等间接手段为主的政策手段。同时注意各种政策手段、法律法规的协调配套。

【参考文献】 中国大学排名
  [1]周叔莲,杨沐主编.国外产业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8.
  [2]杨鹏.产业政策的阴影[J].经济管理文摘,2001,(20).
  [3]黄晓京.通产省完了吗?[J].经济管理文摘,2002,(20).
  [4]谷永芬,郭振.21世纪我国产业发展与政策选择[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1,(1).
  [5]韩小明产业政策的实施机制[J].教学与研究,2001,(7).
  [6]王述英,姜琰.论产业全球化和我国产业走向全球化的政策选择[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10).
  [7]陈丽华.论产业结构优化中的政府经济职能[J].理论探讨,2001,(6).
  [8]陈雪梅.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与发达国家农业保护政策改革[J].经济学动态,2002,(3).

上一篇: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术生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