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3.就短期观察,在GDP一定情况下,会出现消费受到影响的结果,但这种影。向并不是由投资率过高造成的,直接的原因是宏观经济政策出了问题。列宁对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在扩大再生产中的基本关系进一步概括道:“可见,资本主义国内市场的扩大,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依赖’个人消费的增长,而更多地靠生产消费。但是,如果把这种‘不依赖性’理解为生产消费完全脱离个人消费,那就错了:前者能够而且也应该比后者增长得快(其‘不依赖性’也仅限于此);但是不言而喻,生产消费最终总是同个人消费相关联的。”显然,投资不能孤立增长,而必须保持一种与消费相协调的增长。只有这样,才能使因投资而扩大了的生产品得到实现,否则就会出现生产过剩,再生产也就难以为继。但这不应成为把投资拉回到原有规模的理由,恰恰相反,社会应该把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国民的消费基金数量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来予以协调。
当然,由扩大投资到随之扩大消费这二者之间存在一个“时滞”问题。这说明,在消费没有同投资协调增长的区间内,国民的即时消费会受到影响,从而产生目前消费与同投资扩张相适应的消费之间的差额,这实际上是一个目前消费与未来消费之间的矛盾。从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道路来看,大多是用牺牲当代人或几代人的目前消费换来后代人的更高消费水平的方式予以解决的。例如英国在走向工业化的进程中,从圈地运动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开始,用了三个多世纪的时间,牺牲了十几代人的利益才换来了率先进入工业化时代的成果;日本在“二战”后作为战败国,在结束了美国军事管制后的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也是靠牺牲这20多年间几代人的利益才逐渐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虽然这其中不乏“非人道”的残酷,但一代又一代的当代人为后代人做出贡献,也不乏可堪称道的奉献精神。
有鉴于此,我国解决目前投资率高与消费率低并存的问题,就是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以解决城镇居民无钱消费,有钱不愿消费、不敢消费的问题。为此,就需要一方面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来进一步促进发展,继续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另一方面则要大力调整我国的分配格局,加大国家宏观上的再分配功能,努力寻找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的可承受度的最佳结合点,将保持较高投资量与提高消费率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既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又推进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整体构建,确保我国工业化、信息化与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汪海波.“十五”期间投资率和消费率的运行特征及其变动趋势[N].中国经济时报,2005—12—12.
[2]陈文玲.当前消费需求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N].天津日报,2006—12—15.
[3]罗云毅.低消费高投资是现阶段经济运行的常态[J].宏观经济研究,2004,(5).
[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张车伟,王忠.新失业群体的现状、特征与应对[J].中国经贸导刊,2005,(20).
[6]于祖尧.中国经济的内忧[J].战略与管理,2002,(4).
[7]窦祥胜.扩大内需的乘数效应分析[J].经济纵横,2002,(4).
[8]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宏观经济分析课题组.2003—2004中国经济走势分析——中国经济过热吗[J].经济科学,2003,(6).
[9]李新.中国与俄罗斯经济转轨模式的比较[N].开放导报,2002,(7).
[10]袁钢明.通缩与增长交织并存[N].中华工商时报,2002—7—30.
[11]阿瑟·克罗伯.中国距“消费热潮”依然遥远[N].参考消息,2007—01—10(4).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igb/.
[13]塞缪尔·亨廷顿.再论文明的冲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1).
[14]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版序言[M];//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列宁.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