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沈阳市老年人口现状及其养老保障模式的构(3)

2013-07-21 01:06
导读:2.离退休金的给付水平问题 大部分老人的离退休金在300一500元之间,这与在职职工 收入差距较大。中,一部分老年人对目前政府提高 工资的举措表示一

  2.离退休金的给付水平问题
  大部分老人的离退休金在300一500元之间,这与在职职工收入差距较大。中,一部分老年人对目前政府提高工资的举措表示一定程度的不满。当然,提高公务员工资的举措是扩大内需的措施之一,目的在于拉动消费、促进增长。但老年人认为这种做法使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造成更大程度上的收入分配不公。而营养、娱乐、看病就医都会受收入水平的制约,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建立完善的、与经济增长水平相关联的养老金水平调整机制,是提高养老金给付水平、使老人养老待遇保值增值的关键。

  3.老年人居住奈件问题
  住房紧张仍是困扰老年人的生活问题之一。调查中,生活在联合家庭的老人,人均居住面积虽然在5m2一7m2之间,但老年人实际居住条件较差,不利于老年人的健康,也给其生活照料带来诸多不便。另外,离退休老年职工的单位分房都给了子女做婚房,自己却挤在十几平方米的房间里。没有单位住房的43.7%的老人中大多是无固定职业者,而其依靠子女改善住房条件的可能性又很小,这部分人的居住条件更差。调查中了解到,居住问题还是引发家庭争端的重要因素,子女和老人在住房上存在很大分歧。老年人赡养问题的关键是有稳定舒适的居住,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在于建立一大批社会养老机构,来解决代际矛盾.缓解住房紧张程度,应付老龄化的提早到来。

  4.社区养老服务覆盖面小,各区分布不均衡
  调查中,沈河区、和平区的社区养老服务比较完善,几乎每个街道都建立了相应的服务设施,并且能够根据本区老人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但其他街区的社区服务机构分布不平衡,服务水平也相差较大。

  5.老年人的社区养老服务观念淡漠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很多老人对“社区养老”这一概念感到陌生,对其开设的服务项目也漠不关心。只知道有一些社区服务项目,但从未主动参与过,认为与自己关系不大。对未来赡养,多数老人还是认为“居家养老”是唯一的模式。

  6.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单一,服务设施不齐全,效率不高,服务人员素质偏低
  社区养老服务项目主要集中在娱乐活动、医疗救助上。而适合老年、生理特征的许多特色服务项目还没有开展,如多数老人提出的一12,理咨询、网络学习等项目在许多社区都是空白;社区服务设施闲置与服务设施人均拥有量较低并存。有的社区服务设施齐备,但利用率偏低;而有的社区则由于许多服务项目还在酝酿中,造成了部分资源闲置,不能完全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服务人员的素质偏低也是影响服务效率的因素,有些人员并没有很好的起到老人和社区机构沟通的桥梁作用。

  三、改善老年人生活状况和加强社区养老服务工作的建议

  1.加快医疗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作用
  在此次调查中,老年人最关心、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就是医疗问题。目前,我省的医疗保险改革处于探索阶段,离退休职工的医疗费拖欠问题在相关方面的配套改革下,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看病就医难的现象也将会有所改善。而社区医疗服务则是医疗体系改革的一个新亮点,应积极探索有效的改革途径。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建议如下:
  (1)社区建立医疗服务中心,提供简单的医疗服务和健康咨询。注意要尽量降低医疗收费标准,提高医疗服务中心从业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态度。
  (2)开展定期义诊、健康常识讲座和上门健康检查等服务。
  (3)建立以社区地段医院为主的医疗保健网络,把触角伸向社区,开设家庭病房、电话预约上门就诊等服务。

  2.建立功能性、盈利性的社区养老院或托老所,将养老事业产业化、社会化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只有尽快建立起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社区养老场所,使一部分观念比较开明的老人人住,并取得满意的回馈,才能对全社会的老人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发挥社区养老弥补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不足。另外,也只有具有一定盈利性的养老机构才能使社区养老模式走上良性循环的经济运行轨道。社区养老院的可以采取政府和私人合资的形式,引入竞争机制,吸取国内外成功的养老机构的管理经验,结合本社区的特点,使养老设施得到有效配置。其收费标准要考虑到老人经济收入承受能力,大致在500—700元左右。服务人员可以与社区职业介绍中心挂钩,消化社区内的闲置劳动力,但要注意开展相关工作的岗前培训和相应的考核标准,并持证上岗。

  3.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拓展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整个养老体系意在实现“五有”,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这“五有”的实现与社区养老、医疗服务息息相关。针对不同文化层次和年龄的老人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活动,是社区机构在养老工作方面最主要的任务。

  (1)每个社区建立咨询中心,对老年人进行无偿的心理咨询、诊断服务,定期组织老人交流思想。
  (2)成立老年大学,举办文化讲座,教授老年人有关自然、科技和生活、时尚等方面的知识。
  (3)要努力开发社区资源.形成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整体合力。
  (4)服务机构的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不断学习典型社区的先进经验,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在健全社区服务体系中,要围绕一个中心,即始终坚定不移地把缓解老年人、残疾人、孤残儿童,特别是老年人服务的供需矛盾放在绝对突出、统领一切的位置,把分析需求、有针对性的增加供给的文章做足、做深、做透。

上一篇:浅谈充分利用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科学事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