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思考(2)
2013-08-02 01:05
导读:3 对高职院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几点建议 3.1 专业课程设计贯彻培养创新能力的理念 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约束性,专业岗位的设置、
3 对高职院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几点建议
3.1 专业课程设计贯彻培养创新能力的理念
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约束性,专业岗位的设置、会计处理的方法等在会计法规和制度中有明确列示,学生在既定范围内要有所创新,对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专业课程如何在设计的过程中贯彻培养创新能力的理念,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应当针对不同的学生不拘一格;再次,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教师可以对同一门课程,如企业业务核算,选择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对同一学习情境设计不同的项目,对不同的项目按实际工作流程以提问或划分阶段性任务目标的方式来实现问题及阶段任务中涵盖教学内容,由学生分组自主完成,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发挥引导作用,教师应当把握“度”,这个“度”应当依据教学经验来判断,学生能够自主完成的知识点都要让学生自主完成,绝不让他们产生应付或依赖的思想。
3.2 校企深度合作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载体
学校应当根据专业特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利用政府的支持、企业的要求、已毕业学生和教师的关系等资源,在当地或周边地区选择合适的企业为专业人才培养建立真实的、长期合作的实践基地。要真正实现深度的校企合作,企业与学校双方的需求非常重要,一方面,企业对专业人才有培养与录用的意愿,并具备提供实践的条件;另一方面,学校能够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和人才供应。在这个过程中,前者处于关键地位。由于会计专业的特点是每个用人单位对会计的用人数量很少,对会计人才的社会实践经验要求非常高,企业中的会计岗位设置有限,会计工作内容涉及企业的商业秘密等,利用某几个单位对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大规模实践培训不具有可行性。因此,学校在选择校企合作单位时,应当选择记账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会计服务与培训机构,才能实现大批量的会计专业学生同时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中进行课程实践。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3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条件
教师应当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贯彻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关注人的发展,而不能局限于单一的知识的传授。一方面,教师要有良好的师德师风,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与素质;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品德的培养、情操的陶冶,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会计职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在讲述教学项目分组实施的过程中,包括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目标的实施、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成果的考评都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在分组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具备良好综合素质的学生才能在完成学业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与创新。
3.4 资源有力保障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基础
资源的保障有软硬件两个方面,软件主要是指教师的教学能力。每年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律尤其是税法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教师对新政策、新制度要深入研究,不断拓展知识面,在专业理论研究上有所造诣;其次,教师应当提高教材编写与研究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在研究与设计过程中始终重视与落实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硬件是指真实会计实训基地的建立,学校如何建立完全真实地实训环境,一是将实践课程与实训在深度合作的企业中实施,如果学生人数较多,可以分批轮换进行;二是建立完全真实的部门处理流程实训实验室,实验室的建立可以模仿一家或几家典型的企业财务部门,实训资料的来源可以从合作企业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