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城乡一体化的必然性及实践特色(2)
2013-08-26 01:06
导读:二是城乡一体化是我国整体推进现代化的战略抉择。 在我国,整体推进现代化,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现代化的问题。其核心就是“以城乡一体化提速中国
二是城乡一体化是我国整体推进现代化的战略抉择。
在我国,整体推进现代化,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现代化的问题。其核心就是“以城乡一体化提速中国的化;以信息化引领中国农民的智力革命;以股份制提升中国农业的产业级次”。事实上,城乡一体化与“统筹城乡”是我国整体推进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统筹城乡是战略原则,是手段;城乡一体化是战略措施,是目标和结果。首先,“统筹城乡”的政策宗旨是动员整个城市系统中强有力的资源支持,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其次,城乡一体化是“统筹城乡”的载体和着力点,其价值取向是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经济和结构,建立经济体制下和谐、平等的城乡经济关系,整体推进城市和乡村的现代化。最后,城乡一体化和“统筹城乡”的关键在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重大经济社会政策,使城乡居民的经济机会和基本权利不仅在上而且在事实上平等,最终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和共享现代文明。
由“乡育城市”到“城乡对立”再到“城乡融合”的过程,是人本主义观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展现了国家和区域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阶段的递进过程。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资源向城市集聚,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和扩散的双向变迁过程,其中,两股力量首先在城市郊区交汇,再逐渐向乡村延伸。这个过程中,城乡二元体制、经济和社会结构将逐渐淡化;城乡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布局渐趋和谐;城乡功能和景观逐渐分工合理、层次分明;城乡经济、、制度以及生态逐渐交融;城乡居民的生产能力、生活方式、生活质量、权利逐渐公正、公平、合理。这种理想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显然不是短时期能够完成的,而是较长时期内城、乡现代化交汇融合的发展过程。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城乡一体化既是城市现代化的最高境界,也是乡村现代化的最高境界。因此,这种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条件下,形成的城乡经济社会协调融合、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现代社会结构可以作为国家和地区整体推进现代化的终极目标。
城乡一体化的实践特色
一是“以城带乡,城乡结合”式。主要是大、中型城市根据其中心城市发展要求,统筹和拉大周边联系紧密区域的城乡规划建设布局,共同构建现代化城市框架。并通过城市产生的功能辐射和产业扩散,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带动区域内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共同发展。
二是“以乡促城,城乡互动”式。主要是工业(包括专业市场)发达的乡镇和周边小城镇建设步伐较快的农村地区,强强联合,组成新的城市布局。过去各乡、镇、村为了各自经济发展,相互间展开激烈竞争,在建设和产业空间布局上缺少合作和协调的意识,使项目选择、发展方向上呈趋同的现象,导致城市间排斥大于协作、竞争大于分工,对城镇协调、持续、稳定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极为不利。“新城市”的诞生,能够促使它们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减少排斥,和谐发展的共赢目标。
三是“以乡聚城,城乡联合”式。主要是欠发达地区的“小县域大县城”布局,以城关镇为中心,将脱贫点布局与小城镇发展、工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强力推进“人口内聚外迁”、“产业内聚外引”。一方面,引导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与沿线集聚,并实现“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另一方面,积极鼓励劳务输出或人口向区外迁移,实现异地开发;此外,通过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具有当地特色的村办、民办小工业向园内集聚,最终让“农民出村入城、工业出村入园”,形成小企业大集群、小县域大县城的发展格局。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无论哪种模式,最终都是要通过城乡一体化建设不同程度、不同进度地实现“农业规模产业化、乡村发展工业化、基础设施网络化、生产经营市场化、文明卫生标准化、服务体系社会化、法制化、生态环境优美化、群众生活小康化”的同一目标。目前,许昌市推进区走的就是“以城带乡,城乡结合”式统筹城乡发展道路。
城乡一体化实践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城乡一体化模式多样,实质归一,那就是以现代社会结构代替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形成若干个中心城市、城市群、城市郊区、农村中心城镇四位一体的城市网络体系,真正实现人们资源共享、经济福利共享、现代文明共享,这是一个很美好的现代城市勾勒图。
但在城乡一体化实践中,值得深思和尚待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在城乡资源的整合分配时,如何保护农民的私有利益,做到依法征地,依法使用,如何能体现农民的财产性收入,而不能把城乡一体化简单为“城市掠夺农村”或“城市占领农村”。如何在推进城乡文化融合方面,有更新的思路,而不是把它理解为建几个文化大院这么简单,要彰显城乡社区不同的景观、风格和功能,要使城市更像城市,农村更像农村。如何加快发展现代高效农业问题,这里的高效农业是泛指,要让广大农民在效率面前无事可做而主动找出路,主动分流,主动走向城市,主动接受
培训,主动从农村解放出来。如何确保失地无技农民的后期安置,如何拓宽他们的培训渠道和就业渠道,多形式、多门路使被征地农民得以安置,并享受到应有的政策扶持和优惠措施。要建失地农民
一条街,要鼓励被征地社区兴办的各种企业,确保在农民转变为居民后失地不失收。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统筹城乡是一个复杂的
系统工程,我们必须要强调和重视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及外部系统间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与配置。对遇到的老问题、新问题,都要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否则,累积后将会形成城乡一体化后遗症,对今后的大城区跨越发展会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