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农村和城镇的人均居民消费对我国人均GDP的影响
文章从人均量的角度通过计量经济模型的分析,得出了农村居民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并分析了目前为何农村市场启动不力,以及给出了一点点解决这个问题的小小的建议,还望老师和同学指点。
文章总共分为四个部分。一:问题的提出。在这一部分里,我们主要谈的是目前中国国内的内需不足严重的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在启动内需的时候是应该把重点放在城镇还是农村市场呢?二: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来讨论农村和城镇的人均居民消费对我国人均GDP的的影响,得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对我国人均GDP的影响要比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对我国人均GDP的影响要大。三:问题的分析。为什么我国目前农村市场启动不力。四:问题的补救。对于目前农村市场启动不力的情况,我们给出了自己的一点小建议。
农村和城镇的人均居民消费对我国人均GDP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一个社会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的推动:一是生产推动即供给推动,一个是需求拉动即消费拉动。目前我国中国市场已完全消除了日用品和食物短缺的现象。居民消费结构亦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人民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因此我国的消费的增长对我国的投资的增长以及所带来的经济的增长,在改革开放的20几年里是显而易见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高积累低消费来推动的,也就是生产推动经济的增长,使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初步的工业现代化;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增长的主要约束已经有短缺经济时代的资源供给约束转变为市场需求的约束,市场需求的规模已成为决定生产规模和投资规模的主要因素。从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投资需求不过是中间需求,只有消费才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和新的起点,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真正的最终需求,消费需求规模的扩大和结构的升级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从图表和JB值我们可以认为残差是成正态分布的。所以我们可以进行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我们根据以上数据可以通过线形回归模型对我国人均GDP值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模型分析。通过计算机的EVIEWS的计算,我们得到以下的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16/02 Time: 21:23
Sample: 1978 1999
Included observations: 22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08.9537 22.31052 -4.883513 0.0001
X1 1.187216 0.207986 5.708155 0.0000
X2 0.665068 0.060974 10.90741 0.0000
R-squared 0.999378 Mean dependent var 2332.818
Adjusted R-squared 0.999313 S.D. dependent var 2165.980
S.E. of regression 56.78700 Akaike info criterion 11.04262
Sum squared resid 61270.51 Schwarz criterion 11.19139
Log likelihood -118.4688 F-statistic 15266.17
Durbin-Watson stat 1.119108 Prob(F-statistic) 0.000000
所以我们得到以下的结果:Y=-108.9537+1.187216X1+0.665068X2
(22.31052) (0.207986) (0.060974)
(t=-4.883513)(5.708155) (10.90741)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R-Squared=0.9994 df=21
从上面的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出:可决系数R-Squared=0.9994,表明模型在整体的拟和非常好。系数显著性检验:对于C、X1、X2的系数,t的统计量的绝对值都>2,都通过了检验。
下面我们进行模型的检验。
我们先进行多重共线性的检验。利用相关系数距阵。
X1 X2
X1 1.000000 0.995478
X2 0.995478 1.000000
从相关系数距阵我们可以看出X1和X2两个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很强的多重共线性。
下面我们进行异方差的检验。我们利用ARCH检验。得到下面的结果。
ARCH Test:
F-statistic 0.022026 Probability 0.995372
Obs*R-squared 0.083334 Probability 0.993760
Test Equation:
Dependent Variable: RESID^2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9/19/99 Time: 00:15
Sample(adjusted): 1981 1999
Included observations: 19 after adjusting endpoints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3014.068 1686.728 1.786931 0.0942
RESID^2(-1) -0.073599 0.304019 -0.242087 0.8120
RESID^2(-2) 0.011864 0.301051 0.039409 0.9691
RESID^2(-3) 0.010485 0.316632 0.033115 0.9740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ARCH Test:
F-statistic 1.969106 Probability 0.165025
Obs*R-squared 5.341338 Probability 0.148442
Test Equation:
Dependent Variable: RESID^2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9/19/99 Time: 00:33
Sample(adjusted): 1982 1999
Included observations: 18 after adjusting endpoints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本文来自中国科教评价网
C 1517.984 1391.947 1.090548 0.2939
RESID^2(-1) -0.004187 0.259137 -0.016157 0.9873
RESID^2(-2) 0.312535 0.279035 1.120056 0.2815
RESID^2(-3) 0.478138 0.344707 1.387085 0.1871
R-squared 0.296741 Mean dependent var 3467.403
Adjusted R-squared 0.146043 S.D. dependent var 4682.496
S.E. of regression 4327.086 Akaike info criterion 19.77631
Sum squared resid 2.62E+08 Schwarz criterion 19.97417
Log likelihood -173.9868 F-statistic 1.969106
Durbin-Watson stat 1.836653 Prob(F-statistic) 0.165025
从上面的检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我们再来进行自相关的检验。利用图示法:
从图形我们可以看出随机误差不存在明显的自相关。
所以我们利用第二个模型进行分析。
从第二个模型我们可以看出: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只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1元,那么所带来的人均GDP的增长为1.363元,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1元,所带来的人均GDP的增长只有0.5909元。因此我们可以得出:在影响我国人均GDP增长的居民消费的因素中,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的增长对人均GDP的影响要大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增长的影响,因此国家想通过扩大居民消费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就必须把刺激农村居民的消费放在首要的位置。
我国农村有8亿多居民在农村,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消费群体,农村人均消费的任何的一点的增长,汇总起来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值。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农村目前的消费并不是很活跃,可以说是停滞不前,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下面我们就来分析目前农村的消费情况。
三、问题的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形势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从前20年的长期趋势可以看到,最终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下降,并不是城镇居民造成的,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年来基本持平,大幅下降的是农村居民的消费份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专家完成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整个80年代基本在35%上下波动,90年代以后,降到了20%左右,减少了15个百分点。如果把城乡人民消费作为100,农村居民已从1979年的68%降到1998年的47.1%,城市居民则从32%提高到52.9%。在城市消费品零售额中,乡村所占比重,1978年是52%,1984年达到最高的59%,之后就直线下降,1997年已降到43.4%。这表明,这两年的内需不足,主要是农民的最终消费需求不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村居民对经济增长和收入的提高有着十分不乐观的预期。在80年代初,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形势,极大的提高了农民兄弟的生产积极性,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一度超过了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但是随后我国的经济进入调整阶段,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慢。而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经济受到较大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形势也有通货膨胀转为通货紧缩,这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是很严重的,乡镇企业在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随着全国的经济形势的转变,开始走下坡路,同时农产品的过剩导致农产品价格的下降,城市化进程不快等等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幅持续的下滑。从一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199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仅增长4.6%,增幅下跌4.4个百分点;199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率也仅为4.3%,1999年为3.8%;而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在8.15%。长期的经济低迷和收入增长缓慢使农村居民收入对未来的收入预期降低,储蓄倾向增强,当前消费倾向减少。98年的人均消费仅仅增长了19元,99年也只增长了23元,几乎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降到了历史的最低水平.从目前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对未来增收的预期不稳,产生了当前消费紧缩的倾向。
(科教作文网 zw.nseac.com整理)
参考书籍:《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2001》 《中国年度发展报告》
《关于当前居民消费增长的几个问题》
《多方位启动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