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政府在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行为分析(2)

2014-04-06 01:03
导读:政府所面临的挑战是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去主宰。现实生活中,某些项目或该项目的某些方面可能更适合采用政府行为,而另一些方面可能更适合采用

  政府所面临的挑战是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去主宰。现实生活中,某些项目或该项目的某些方面可能更适合采用政府行为,而另一些方面可能更适合采用市场行为。如果选择的倾向在市场一方,那么政府可以也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果选择的倾向主要是由政府进行养老保障资源配置,那么市场可以也应当发挥重要作用。也就是说。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单向度选择关系,而是在合理分工基础上双方都有机会来促进和改善对方的。显然,在政府与市场之间的选择,不是用理想的政府去替代不完善的市场,也不是用理想的市场去替代不完善的政府。而是要在不完善的现实政府和不完善的现实市场之间,建立一种有效选择和协调机制。使人们能根据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合理性原则和交易最小化原则,区别不同的具体项目,在两者的不同组合之间进行选择。

  二、政府介入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构建中的必然性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是我国社会养老的一个构成部分。而社会养老保险则是以政府为主体而进行的强制性制度安排。因此政府天然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构建的责任主体。其基本理由,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业保险市场“失效”现象在农村地区更为严重,需要建立起以政府和集体为主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现代新古典学派理论认为:养老保险制度之所以有必要存在,完全是由于私人保险市场存在的某些市场失效造成的。在私人保险市场上,市场信息往往是不完全的,也是不对称的。一般情况下,被保险人拥有其个人全部信息,而提供保险者拥有相对不足的信息,这就是所谓的“不对称的信息结构”。此时在私人保险市场上至少存在两种市场失效;风险和逆向选择。由于私人保险市场缺乏足够的信息对被保险对象进行准确的判断,保险提供者不可能做出有利于其自身的选择。与城镇地区相比.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信息的传递速度、人的整体素质都要落后得多,市场失效更为严重,因此,养老保障体系的建立只能以政府或其他公有单位为主体来进行。

  2.政府介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职能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由市场进行,政府是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以弥补市场机制调节失灵。所谓市场失灵。“是指缘于市场机制本身的某些缺陷和外部条件的某种限制。而使得单纯的市场机制无法把资源配置到最优的状态。”换而言之,即使“使得市场机制完全的发挥作用,也是解决不了全部问题。”必须政府发挥作用。特别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微观经济领域效率的不断提高,收入分配差距也呈现出不断拉大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公共财政的活动领域。作为一种收入再分配的工具,养老保障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富的差距问题。目前我国的贫困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且我国当前正在建立公共财政的框架,作为人民政府所建立的养老保障制度覆盖所有的城乡地区。自然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

  3.政府介入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符合利益对等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从我国农民的角度看。他们上缴各种税、费直接为国家财政做出贡献。还通过工产品剪刀差的方式间接为国家财政积累了大量财政资金,且这种积累方式目前还在持续。按照利益对等的原则,政府以财政资金向社会提供服务及公共产品,作为这些服务及公共产品的受益者应该包括所有向政府上缴税费的人。养老保障实际上就是政府向国民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与城镇居民一样,农民应该是享受养老保障的主体。税收公平原则的标准之一就是根据受益的多少(即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服务水平)缴纳税负。所有的纳税人都应在不同程度上享受到政府的服务。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也符合税收公平原则。

  4.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也是对农民承担了部分改革成本所进行的补偿。为了减轻财政负担。中央政府在诸多方面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其中对农民利益影响很大的是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这项改革措施执行的结果是:国有粮食企业既是粮食买方的垄断者,又是卖方的垄断者。销售粮食是大多数农民的收入来源.而买方垄断自然造成粮食生产者低价销售,收入勉强抵补生产成本(有的地方甚至收不抵支)。近几年以来,农民的名义收入增长缓慢。而很多地区的农民实际收入呈负增长,可以说是农民为政府承担了一部分体制改革的成本。通过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为年老的农村居民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既是对农民因制度的安排所造成的经济利益损失做出的补偿,同时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上一篇:关于中国农村家庭养老保障的历史分期及前景探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