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关于中国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功能研究综述毕(3)

2014-04-06 01:03
导读:土地保障只有在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才能靠得住。然而,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灾害频仍的国家,每年不少地区都会遭受自然灾害的侵害,国家在这样的时候也

  土地保障只有在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才能靠得住。然而,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灾害频仍的国家,每年不少地区都会遭受自然灾害的侵害,国家在这样的时候也会全力以赴地扶贫救灾,帮助农民渡过难关。但是,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农民获得的只是生存保障,即解决温饱问题。然而,人生问题不仅是温饱问题,还有生病、伤残、老年丧失劳动能力等问题。在我国,农民对于土地,只有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农民没有权力变卖一部分土地以解决燃眉之急,因此只有靠借高利贷或变卖家产来解决面临的困难。从国际范围来看,虽然许多国家的农民都需要依靠土地养老,但是基于土地实现养老的途径则大不相同。在土地私有制国家,农民即使遭遇产销风险和风险,生活失去保障,但由于他们拥有土地所有权,仍然可以通过出租和出卖土地养老而在我国,农民依靠土地养老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不仅大于发达国家,而且大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只是一个附带风险的初级保障,因此在我国依靠土地养老是靠不住的。

  所谓的土地保障或“土地福利化”,是指由农民通过耕种自己分得的土地来为自己提供保障,而组织(政府、社区、企业)对此不承担任何义务。这种因政府不承担任何义务,农民享受不到任何权力的所谓保障,根本不是社会保障。社会保障的核心是“社会保障不能私有化”,这是指提供保障的义务不能“私有化”,即政府不能把自己的义务推卸给农民,而土地保障或“土地福利化”,等于政府让农户自己保障自己,即把保障的义务私有化了,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必要再谈农民的社会保障。国家应当通过将土地所有权收归国有,对农民实行永佃制,这样,农民就可以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这既符合的要求,也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刘书鹤认为.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有大批剩余劳动力,城市有大批下岗职工。在城乡均难以充分就业的形势下,土地的作用就在于它保证了广大农民就业或部分就业的条件。保证或部分保证了农民最基本的生活来源。虽然农民外出打工者呈增长趋势,但多数在外生活不稳定,如果找不到工作或对工作不满意,还可以回来种地。肖来付则认为,传统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土地是农民最重要和最主要的谋生手段,也是农村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可以说,土地是家庭养老的基础。然而,在如今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所能占有的土地资源不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出现了危机.“土地养老”的保障功能呈现出弱化趋势阎。

  4结语

  (1)在养老保障研究中,对农村养老保障的研究无论在研究成果数量或是研究成果质量上都与城市养老保障研究相差甚远。缺乏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全面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对农村养老经济来源和核心地位的土地养老保障功能变迁及现状的研究少之又少对于为什么要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土地在农村养老资源中究竟占多大比重,土地养老功能是应该强化还是弱化,建立何种基于土地保障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以及通过何种途径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等等问题,还缺乏深入的论证与分析。

  (2)我国对农村养老保障的研究多是从社会统筹、个人账户以及商业等角度展开的,这些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发展趋势,但还不能完全解决我国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问题。大多数研究往往脱离我国农村居民面临的社会经济、背景、脱离了我国城乡老年的差别来研究我国农村的养老问题。据,我国农村目前仅有不到10%的人口参加了养老保险,绝大部分农村老龄人口的养老主要是采用子女赡养和土地供养这个模式。但很多子女尽义务赡养老人时自己的资金也很拮据,很难实现这个义务。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老人养老保障的出路只有依靠土地,因为土地历来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所以养老保障功能是我国农民从农地获得的最重要的保障方式。

  (3)现有的土地养老保障研究大多从宏观政策层面分析论证,从土地收益或土地产权、失地农民权益维护等方面考虑土地与农村养老的关系,缺乏实证分析。

  另外,在对土地养老能力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土地制度因素、因素等比较分析还很少。笔者希望在前人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在土地制度、国家政策等方面对土地养老保障能力有一个客观描述和评价,从、人口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分析土地与农村养老的关系,寻求更好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出路。

上一篇:关于政府在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行为分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