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③]《Коммерсант》, 23марта2001г.
[④]《普京文集》,中国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2、293页。
[⑤] 转轨之初,俄罗斯已是一个化国家,居民比例为26%,在国民生产总值(GNP)中的比重为17%-18%,工业和业的比重为45%-50% 。按照发展的总体和人均指标,俄罗斯已经属于人均GNP不低于5000美元的发达国家行列。而中国在改革前还是一个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具有明显的“二元性”特征,农村居民超过80%,农业创造的GNP达35%以上,在出口额中占40%,工业和建筑业占GNP的40%—45%。至于经济发展水平,则中国在当时是属于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超过250美元(按官方汇率计算)。
[⑥] [俄]Л·阿巴尔金:《俄罗斯发展前景预测—2015年最佳方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⑦] В. Оболенский: Глобализация мировой экономики и Россия ,《Мировая экономика и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отношения》, Номер3 , 2001г.
[⑧] В. Орешкин: Внеше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комплекс России-проблемы 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 ,《Мировая экономика и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 отношения》, Номер5 , 2001г.
[⑨] 俄通社—塔斯社莫斯科2000年2月8日俄文电。
[⑩] [俄]О·博戈莫洛夫:《俄罗斯的过渡年代》,辽宁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9页。
[11]《时报》2003年1月14日。
[12] 新华社北京2002年10月4日电。
[13] [匈]雅诺什·科尔奈:《后转轨的思考》,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页。
[14] 程恩富等主编:《中俄家论中俄经济改革》,经济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7页。
[15]《中国年鉴》2001年,第304页。
[16] [俄]А·克鲁申斯基:《普京的胜利:原因与教训》,载《国外理论动态》,2000年第6期。
[17] [英]卡瑟琳·丹克斯:《转型中的俄罗斯与社会》,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68-280页。
[18] [俄]尼·雷日科夫《大动荡的十年》,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559页;《Независимая газета》, 22марта2001г.
[19] 1999年以来俄罗斯经济实现了持续增长,1999年到2003年俄GDP增幅分别达3.2%、7.6%、5.5%、4.3%、7.3%。
[20]《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5月16日。
[21]《中国企业报》2002年0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