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河南文化市场消费结构不合理,供求矛盾比较突出。激活河南文化市场,必须以构筑和完善供给、流通和消费三大文化市场体系为基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必须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文化市场 文化消费 市场体系
当前,河南文化市场活力不足,一方面表现为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低,消费结构不合理,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源不足,文化消费需求制约了河南文化产业的强劲发展。首先是文化消费水平低。2005年,河南城镇居民用于文化娱乐用品的支出仅为209元,文化娱乐服务的支出仅为175元,文化被低水平的消费,消费档次偏低。其次是消费结构不够合理。2004年,河南城市居民消费支出构成中文化娱乐消费所占比重6.1%,处于较低水平,低于全国6.60%的平均水平,居19位,与第一位的北京相比低3.24个百分点。在湖北、安徽、湖南、江西、山西、河南等中部六省中仅高于湖北(5.92%)、安徽(4.56%)。居民文化消费不足有观念性的原因,人们没有主动花钱消费文化的观念,潜在的精神文化需求亟待唤醒;有文化消费方式的升级和换代的原因,现在家庭电视和激光视盘等文娱耐用消费品普及率增高,居民主要靠看电视满足精神文化需求,这种免费文化消费方式,虽然会推动对耐用文娱消费品的消费,但难以形成对文化服务的广泛强烈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则表现为供给不足,供求矛盾比较突出,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样制约了河南文化产业的强劲发展。在文化和文化相关服务的供给上,又表现为供给不足,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相对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产品需要,河南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滞后。河南尚未构成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对比汹涌的文化需求大潮,河南文化产业的有效供应力和实际文化消费吸纳力就显得严重不足。这种状况显然与本省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发展态势相矛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在质和量两方面都在不断提高,文化服务却没有跟上文化需求。这是影响消费水平与结构的关键原因之一。其实,河南文化消费的潜力很大,但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定位及功能单一,适应不了市场需求,与居民的多维文化消费预期产生较大落差。再加上消费引导的缺乏,多元文化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全面启动。河南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部门所蕴涵的巨大经济潜能还远远没有释放出来,其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由于文化服务的规模、种类和质量不适应社会消费水平提高和消费结构变化的需要,阻碍了消费需求的扩大,潜在的服务需求更不可能被开发出来。例如,文化产业市场发育不健全,上档次的综合性经营场所少;地方戏曲创新能力较差,剧目不能推陈出新,很难吸引年轻观众看戏;民族文化产业创意不够、适销对路的高精尖产品不多等等。再如伴随上网人数和中文网站的“爆炸式”增长,网络内容信息相对贫乏的状况日益凸现,网络文学缺乏创新,优秀原创作品如凤毛麟角,大量重复、没有价值的垃圾信息充斥网络浪费着网络资源。这样的内容产业很难满足消费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