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广西中药产品进入东盟市场的若干问题(2)
2014-11-22 01:01
导读: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就是由中国-东盟各国的高校的专家、教授组成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分头调查研究该专家、教授所在国的市场情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就是由中国-东盟各国的高校的专家、教授组成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分头调查研究该专家、教授所在国的市场情况,然后汇总成一部《中国-东盟各国市场营销环境研究报告》著作,这部著作不仅对广西的制药企业有用,而且对所有准备在中国-东盟各国市场大展宏图的企业(包括东盟各国企业、甚至一些跨国公司)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这样做的好处是,企业的负担更轻(只需购买一部著作,有些不够细的情况再进行补充调查),而且还有利于加强中国-东盟各国高校之间的联系,提高各国高校的营销教学质量和研究水平。缺点是时间跨度要长一些,所以本研究项目宜提早进行,研究费用可由政府先资助一部分,企业赞助一部分。
三、进行SWOT分析
广西的中药产品要成功进入东盟市场,就要做到知己知彼,扬长避短。因此,在对东盟市场的营销环境进行调研的基础上,还要进行SWOT即优势(Strength )、劣势(Weakness)、机会( Opportunity)、威胁(Threat)分析。
如果仅从面上的分析,我们的优势为:(1)广西的中药资源非常丰富,药材物种达4623种,而且还背靠药材物种的第一大省——云南;(2)中药复方在应用上品种繁多,对新药和保健食品的开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3)中药文化对药物开发利用的独特思维和理论体系,留下许多领先世界的医药记录,如《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等;(4)中药新产品的开发成本比西药低,副作用小,而且能标本兼治;(5)中药对一些疑难病、慢性病和老年病有独特疗效。
我们的劣势:(1)中药企业的规模太小,新产品研发投入不足;(2)中药的标准化水平太低,尤其是药材和原料的标准化水平更低;(3)目前广西仍有部分中药企业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未能完全达到GMP标准;(4)
企业管理水平不高,缺乏国际化经营的人才及经验。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外部环境提供的机会:(1)随着
化学药品导致药源性疾病增加,“回归自然”的思潮在世界兴起,国际市场对中草药和天然药物的需求扩大,据统计,在亚洲有60%的人使用中草药进行保健与治病;(2)东盟是一个拥有5.1亿人口的大市场,华人较多,各国政府大都承认我国的中药,中成药得到广泛的应用;(3)中国加入WTO和即将建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加上广西与东盟各国之间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将为广西中药产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会;(4)有利的国家产业政策环境;(5)我们对“非典”的治疗效果大大提升中药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可信度。
外部环境产生的威胁:(1)日本、韩国、西欧等国的制药企业加入中药产品市场的竞争,他们生产的“洋中药”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市场和东盟市场;(2)东盟各国对药品管制的法规对我国现有中药产品的进入非常不利;(3)各国的西药以疗效快、普及率高的优势占据东盟的绝大部分市场;(4)东盟各国有不少消费者对中药不了解,而且从未使用过中药治病。
当然,笔者上面所做的SWOT分析仅从面上进行粗略的分析,如果要更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