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我们的研究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我们试图预测流通速〖HJ4.0mm〗度的历史趋势。由于该趋势取决于制度因素,我们没有尝试对其本身进行解释,但对可能影响该趋势的制度因素进行了简单的讨论。接下来,我们提取了流通速度对历史趋势的偏离,并以此来预测未来经济增长的变化。我们的研究显示,该两变量之间确实存在稳定的联系,其方向与理论预测一致。当然,对于试图打开货币传导黑箱的努力来说,需要对支持这些联系的过程进行进一步的考察,但这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的数据,主要是M2和GDP均取自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时间跨度为1985~2002年。
一、中国M2流通速度变化的历史趋势
图3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1978~2002)
从上图可以看到,1985年以来,M2的流通速度不断下降,但这一过程非常平滑。为了对此进行进一步考察,我们以时间变量为基础对M2流通速度的变化进行了拟合。时间变量定义为:1985年取1,1986年取2,依次类推。
我们使用四种设定来拟合M2流通速度的变化,分别为:
在这些公式中,v代表流通速度,t代表时间,Ln代表自然对数函数,α、β、γ和λ分别是相应变量的系数,ε是扰动项,角标代表时间。
拟合结果见表1。
以上方程中,1-1到1-3属于嵌套方程,可以看到1-2的设定最优。为了比较1-2和1-4,我们使用了J检验,结果表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1-2优于1-4。所以以下我们使用1-2来进行流通速度的拟合和预测。
1-2的回归结果清楚地显示货币流通速度在下降,从货币主义的角度出发,我们认为这种变化可能同以下制度因素的变化有关:抚养系数、收入分配格局、经济的货币化过程、城市化进程、制度改革风险等。对于比较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货币流通速度来说,经济潜在增长率、融资格局的差异和金融抑制的广泛存在可能提供了一些线索。但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入分析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表1 M2流通速度变化历史趋势的拟合(1985~2002)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注:括号中为标准差,*、**、***分别代表在1%、5%、10%水平上显著。除非特别指明,方程均通过了自相关、异方差、正态性和RAMSEY设定性检验。
①1-1设定的扰动项经过了MA(1)调整,但无法通过RAMSEY检验,表明设定形式可能存在问题。